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α-硫辛酸干预组、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补阳还五汤低黄芪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各药物干预组分别持续给药12周。含量依次为α-硫辛酸60 mg·kg-1·d-1、中药高剂量组15 g·kg-1·d-1、中药中剂量组8.75 g·kg-1·d-1、中药低剂量组5.625 g·kg-1·d-1。给药结束后检测机械性痛阈(PWT)和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取L4-5背根神经节(DRG),电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检测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中主要蛋白:磷酸化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NADH脱氢酶1(NQO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升高(P<0.01),SNCV、PWT、GSH含量均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线粒体损伤明显,多数呈空泡样改变;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p-AMPK、p-Nrf2、HO-1、NQO1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α-硫辛酸组及中药高剂量组SNCV、PWT、GSH上升,MDA降低(P<0.05,P<0.01),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升高(P<0.01),p-AMPK、p-Nrf2、HO-1、NQO1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通过AMPK/Nrf2通路调节氧化应激,治疗DPN。其治疗作用与黄芪的用量有一定联系,其中补阳还五汤高黄芪剂量组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较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低黄芪剂量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SIRT1)/p53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DPN的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PN加含12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HW120组),DPN加含6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线粒体运输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45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PN组、α-硫辛酸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5只,另设15只标准喂养大鼠为正常组。α-硫辛酸组、补阳还五汤组分别给与α-硫辛酸60 mg·kg-1·d-1、补阳还五汤15 g·kg-1·d-1灌胃治疗1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机械性痛阈(PWT)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取双侧坐骨神经及双侧L4-5的背根神经节。用50 mmol·L-1葡萄糖和250μmol·L-1棕榈酸钠干预NSC34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10%空白血清)、DPN组(10%空白血清)、α-硫辛酸组(10%α-硫辛酸含药血清)、补阳还五汤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补阳还五汤加Compound C(CC)组(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10μmol·L-1 CC),分别干预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