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分析中国大陆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空间区域分布 ,建立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方法 收集中国 41个HFRS监测点 1 995~ 1 998年的人群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 ,以中国省级、县级、一级河流数字地图为背景 ,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 ,与建立的数据库关联并对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 ;收集 1 998年 6月SPOT4卫星覆盖东南亚地区的植被影像 ,逐一提取出各监测点监测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与 1 995~ 1 998年HFRS监测点人群平均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 ;根据不同流行强度监测区域的NDVI值 ,对遥感影像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密度分割。结果 HFRS监测点人群发病资料的空间分析预测模型显示 ,中国HFRS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京杭大运河 淮河流域地区 ,与1 995~ 1 998年全国各县HFRS平均发病率分布图进行比较 ,发现两者基本一致 ;相关分析显示HFRS发病率与NDVI之间呈现正相关 (r=0 .41 7,P <0 .0 1 ) ,根据各监测点NDVI的差异建立了中国HFRS危险区域分布图。结论 根据监测点数据采用GIS技术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预测全国HFRS的分布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ELISA诊断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前S1合成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前S1抗体,建立前S1抗原ELISA检测方法,检测1590份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结果本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μg/L(2.5×105个/LDane颗粒)。用兔抗前S1可以特异性地抑制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的变异系数均不超过0.15。前S1抗原检出率以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最高。急性乙型肝炎中,前S1抗原与HBeAg平行存在,比HBsAg消失早,与HBV-DNA相关性高。结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特异性、可靠的精密度,可作为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用嗜肝DNA病毒模型筛选抗病毒中草药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对叶下珠等21种中草药进行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通过体外及体内逐步筛选发现,叶下珠和虎杖提取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旱莲草对HBVDNAp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前S_1蛋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诊断、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_1合成肽及其免疫血清建立前S_1抗原和抗体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219份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44例)系列血清、535份慢性肝炎患者及HBsAg携带者系列血清和63份HBs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检测采用核酸斑点杂交法和PCR法,其余指标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前S_1抗体在血液中存在时间短暂,前S_1抗原阴转越早、前S_1抗体阳转越早,AHB患者的病程越短、预后越好。结论:前S.抗体有可能成为AHB的早期诊断指标;前S_1抗原为反映HBV复制和抗HBV疗效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卫生学流行病学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北京市卫生学流行病学信息系统,为北京市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和辅助决策工具.[方法]全面收集近十年北京市卫生学流行病学的资料,整理分析后,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Power Builder和MapX多平台联合开发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集成.[结果]建立的北京市卫生学流行病学信息系统,由卫生学流行病学综合信息数据库、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三部分组成.综合信息数据库包括地理环境、水源水质、传染病、医学动物和卫生防疫资源等基础数据库、综合评估数据库和专家咨询支持库,基本涵盖了卫生学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系统采用地图和菜单双重驱动,可方便地实现信息查询、专家咨询、空间分析及数据维护和系统维护等功能.[结论]建立的北京市卫生学流行病学信息系统,内容全面,操作简单,不仅能为卫生防病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而且对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以及其他类似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郊区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82年6月到1983年6月我们研究了北京近郊-个农业生产大队HBV感染的自然史。1982年对全体人员的84%(491人)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检测了HBV标记,HBsAg阳性率为7.3%,抗-HBs是36.7%,抗-HBc是45.6%,HBV总感染率52.3%。男性HBsAg阳性率是女性的1.5倍(8.9%对5.9%,P>0.05)。HBsAg阳性者中56%是15岁以下的儿童。抗-HBs、抗-HBc和总HBV感染率男女性都无显著差异。1983年复查了398人(81%)。191名在1982年HBV标记阴性者中有6人获得了HBV标记,HBV新感染率3.1%,6人都是亚临床感染。1982年HBsAg阳性的31人有28人在1983年变成了HBsAg慢性携带者,HBsAg慢性携带率占HBV感染者的13.6%。抗-HBs阳性者占HBV感染者的70%。  相似文献   
8.
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可逆催化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9年H Muench著书介绍了数学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后,国内外学者对数学模型的应用均有报道。本文试用可逆反应催化模型(reversible catalytic model)对两个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的横断调查结果进行拟合,并以观察随访一年的结果加以验证,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HBV感染率资料系作者报告的北京某医院17岁以上的464名工作人员(称A人群)及北京郊区某大队292名同龄社员(称B人群)1982年1~6月普查和1983  相似文献   
9.
用固相放射免疫测验(SPRIA)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是近年才发展的技术。以此方法诊断甲型肝炎,不仅特异、敏感,而且只需急性期单份血清和单个稀释度,抗原不需太纯,24小时内即可得出结果,符合早期、可靠、简便的要求。鉴于国内尚无建立该技术及实际工作的需要,本实验室开展了对此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是包括病原、流行特征及预后皆不相同的甲型、乙型及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复合体。近些年来,随着甲、乙型肝炎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人们对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人群各型肝炎的流行情况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关于部队肝炎的流行情况,虽然军内许多单位已做过调查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资料,但因多局限于乙型肝炎或其某一感染标记的一次横断而调查,系统、全面及动态地反映部队各型肝炎流行情况的调查甚少。为此,我们以海军某航校为观察点,于1983年12月进行了肝炎流行病学普查,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