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化消瘀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白介素-6(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病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提取治疗前后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检测PAI-1、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下调PAI-1、IL-6、IL-6 mRNA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在下调PAI-1、IL-6、IL-6 mRNA的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清化消瘀方能够通过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患者PAI-1、IL-6、IL-6 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化消瘀法及其组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亚型γ(PPARγ)、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白介素-6(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病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对照组(n=30)。提取治疗前后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检测PPARγ、Leptin、TNF-α、PAI-1、IL-6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促进PPARγ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PAI-1、IL-6、IL-6mRNA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在促进PPAR1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PAI.1、IL-15、IL-6mRNA的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清化消瘀方能够通过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PPARγ、Leptin、TNF-α、PAI-1、IL-6、IL-6mRNA)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化消瘀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亚型γ(PPARγ)、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化消瘀中药;提取治疗前后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法检测PPARγ、Leptin、TNF-α。结果两组均能够促进PPARγ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治疗组在促进PPARγ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的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化消瘀方通过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PPARγ、Leptin、TNF-α的表达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治疗前测血压,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周后进行血压、症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0%,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症状积分值改善也较显著。结论:化痰安神熄风方对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疗效较佳,配合安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芪益肝颗粒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Leptin、TGF-β1和IL-13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芪益肝颗粒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纤四项,液相芯片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芪益肝颗粒组肝脏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肝小叶结构基本清晰,细胞索、肝窦无明显异常;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P=0.001)、层粘连蛋白(P=0.005)和Ⅳ型胶原(P=0.000)水平显著降低,痩素(P=0.01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0.000)和白介素13(IL-13)(P=0.016)水平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芪益肝颗粒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可能与其通过降低痩素、TGF-β1和IL-13水平,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肺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逐瘀汤,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肺泡通气量(VA)比值(DLCO/VA)、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活动耐力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证候评分、气道黏液分泌相关指标[咳嗽、咳痰评分及诱导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气道黏液分泌相关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气虚兼血瘀证相关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活动耐力,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并配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周,并随访12周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内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毒活血祛痰方对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血脂异常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清毒活血祛痰方,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值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调脂、降CRP值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毒活血祛痰方在调脂及降低hsCRP值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化消瘀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亚型γ(PPARγ)、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化消瘀中药;提取治疗前后人体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片,免疫组化法检测PPARγ、Leptin、TNF-α。结果两组均能够促进PPARγ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治疗组在促进PPARγ的表达,下调Leptin、TNF-α的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化消瘀方通过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PPARγ、Leptin、TNF-α的表达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芪益肝颗粒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Leptin、TGF—β1和IL-13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芪益肝颗粒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纤四项,液相芯片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芪益肝颗粒组肝脏病理变化显著减轻,肝小叶结构基本清晰,细胞索、肝窦无明显异常;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P=0.001)、层粘连蛋白(P=0.005)和Ⅳ型胶原(P=0.000)水平显著降低,瘦素(P=0.012)、转化生长因子131(TGF-β1)(P=0.000)和白介素13(IL-13)(P=0.016)水平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芪益肝颗粒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可能与其通过降低瘦素、TGF—β1和IL-13水平,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