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廖常志  何强  邹玉容  王莉 《四川医学》2001,22(6):520-52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肾衰血液透析时血液通路的建立,体外循环血容量,透析器面积及肝素用量等方面的特点及方法,以尽力避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1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男7例,女5例,年龄6-13岁,平均10岁,体重19-38kg,平均27.79kg)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所有12例患儿经1-6次血液透析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患儿透析时血压无明显变化,也无其他透析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每次透析治疗。结论 对于体重超过20kg急性肾衰的患儿,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使用适当的透析器,调整适当的血流量、透析时间及适当的超滤量,患儿就能够耐受血液透析,避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肾衰患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多数合并肾性骨病,并直接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本试验通过2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甲状旁腺素中段(mPTH),骨钙素(GB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检测,观察骨代谢实验室数据在ESRD病人中的改变,以及它们与甲状旁腺素的相关性,以了解TRAP等生化指标在ESRD患者骨代谢变化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试验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0~77岁,平均52.6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1例,高尿酸血症1例,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40-CD40配体(CD154)相互作用在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异常及肾脏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患者22名,透析前采静脉血,正常对照10名,非空腹采静脉血;sCD40的测定采用ELISA法,CD4+T细胞上CD154的测定采用双色流式细胞仪。结果 sCD40在正常对照血浆中水平为(30.28±11.09)pg/ml,而血液透析患者为(781.22±203.03)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外周血CD4+T细胞上CD154在正常对照的水平为(29.24±3.99)%,而血液透析患者为(41.41±5.54)%,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说明在血液透析患者,其CD40-CD154相互作用处于过度活跃状态。结论 CD40-CD154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及加速肾脏损伤参与了尿毒症的发生发展,阻断CD40-CD154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了全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心。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现的朴实、崇高的风貌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强大的震撼、鼓舞和力量。医务工作者在本次救援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神圣精神。此次地震大面积挤压伤导致急性肾衰竭是救治中的重症之一,而伤员的病情又是复杂、多变的,在特殊环境下如何合理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尤其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每个血液净化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本刊特开辟“汶川地震专题”栏目,介绍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的经验、体会等,提高对创伤医学的认识,促进救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IgA肾病牛津分型法的临床适用性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9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活检前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MAP)等临床资料;依据IgA肾病牛津分型定义对肾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分型;对不同牛津分型间肾活检前SCr、MAP、尿蛋白定量进行比较;对随访时SCr〉129.9μmol/L的26例患者就临床有效性进行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肾组织伴有S1、T1—2型的患者比S0、T0型者。肾活检前SCr水平高(P〈0.05)。24h尿蛋白定量在M、S、E分型间无统计学差异。MAP在伴有S1、T1—2型患者中高于S0、T0型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T1—2是导致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牛津分型实际应用仍有局限性;IgA肾病患者伴有T1-2是导致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19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患者血肌酐(SCr)130μmol/L为界分为2组:肾功能正常组(SCr〈130μmol/L)128例和肾功能异常组(SCr≥130μmol/L)62例。同时对其肾脏病理进行半定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且通过回归分析与其肾功损害相关的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功能异常组男性比例明显增高(72.6%1;L28.9%,P〈0.01),年龄更大[(34±10)岁比(30±9)岁,P〈0.01],病程更短[(11±17)]个月比(20±41)个月],同时收缩压更高[(141±19)比(123±17)mmHg,P〈0.01],24h尿蛋白定量增多[(3.31±2.70)g比(2.25±2.19)g,P〈0.01]。同时其患者肾脏病理反映慢性病变的指数均明显增高。多因素分析还显示,与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大,收缩压增高,24h尿蛋白定量增多,以及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结论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的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改变均明显加重,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指数增高与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时肾功能异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7.
地震致挤压伤者血清肌酸激酶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地震致挤压伤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地震致挤压伤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清CK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CK〈1000U/L)150例;Ⅱ组(CK1000~10000U/L)31例;Ⅲ组(CK〉10000U/L)20例。比较3组临床特点和血生化指标,并对地震致挤压伤者血清CK水平与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Ⅲ组多数为复合伤及有肢体肿胀,40%(8/20)患者行筋膜切开术,35%(7/20)患者接受截肢术,80%(16/20)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65%(13/20)患者行透析治疗,均高于Ⅰ、Ⅱ组。Ⅲ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钾、血磷和乳酸脱氢酶(LDH)较Ⅰ、Ⅱ组升高(P〈0.05),血钙较Ⅰ、Ⅱ组降低(P〈0.05)。地震致挤压伤者血清CK水平与SCr、BUN、ALT、AST、LDH、血钾及血磷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0.45、0.54、0.64、0.46、0.48、0.36,P〈0.01),与血钙呈负相关(r为-0.34,P〈0.01)。结论CK可以作为评估地震致挤压伤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廖常志  邹玉蓉  李贵森  张萍  王莉 《四川医学》2010,31(10):1420-1422
目的分析肾活检时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Scr≥130μmol/L)的患者病理类型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肾脏活检时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Scr≥130μmol/L)的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共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同时重点分析了增生硬化型IgA肾病的特点。结果 10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肾活检时表现为肾功能异常,占同期肾活检患者的11.9%。这些患者的平均血清肌酐(235.11±114.4)μmol/L。临床诊断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63例,肾病综合征27例,系统性血管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其中78例(75.0%)患者有高血压。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IgA肾病(46.2%,其中有70.8%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增生硬化性肾炎),其次是间质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IV型狼疮性肾炎。其中,增生硬化型的IgA肾病患者血压升高更为突出,但是尿蛋白量更少。结论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病理上主要为IgA肾病,其中增生硬化性肾炎是主要病理表现,其次是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病变是主要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CD4+T、CD8+T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在腹主动脉血管钙化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血液透析方式和透析器均相同的MHD患者为试验组,以侧腹部X射线平片评价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再分为钙化组(男8例,女7例)和非钙化组(男7例,女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男女各5例)。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sCRP)。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两组患者年龄、血压、血钙、血磷、血sCRP和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以及CD3+T细胞和CD4+CD3+T细胞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D8+CD3+T细胞百分数为(23.54±4.62)%,较非钙化组的(39.22±7.21)%明显下降(P<0.01);钙化组CD4+/CD8+T细胞比值为(1.81±0.30),较非钙化组的(1.26±0.39)上升(P<0.01),其中CD4+/CD8+T细胞比值在1.5以上及1.5以下血管钙化发生率分别是73%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D4+/CD8+T细胞比值在1.5以上和以下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CD4+/CD8+T细胞表达变化,CD4+/CD8+T细胞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但CD4+/CD8+T细胞在血管钙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透析膜对血透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志敏  廖常志  李贵森  王莉  何强 《四川医学》2002,23(11):1120-1121
目的 了解不同透析膜对血透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反应的标示物C 反应蛋白 (CRP)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 5 9例。使用醋酸纤维透析膜 2 1例 ,低通量聚砜膜 (F6) 17例 ,高通量聚砜膜 (F60 ) 2 1例。在透析器首次使用 4h后采集血样。CRP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IL 6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 血透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0 .3 8± 0 .5 5vs 0 .11± 0 .18mg/dl,P <0 .0 1) ,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67.74± 46.69vs 3 4.60± 2 2 .82pg/ml ,P <0 .0 0 1)。使用F6聚砜膜的血透患者CRP水平较使用醋酸纤维膜的低 (0 .2 4± 0 .3 0vs0 .68± 0 .78mg/dl ,P <0 .0 5 ) ,IL 6水平亦较使用醋酸纤维膜的低 (5 1.45± 2 0 .97vs 97.3 8± 5 7.81pg/ml ,P <0 .0 5 )。使用F60聚砜膜的血透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使用醋酸纤维膜的 (0 .2 3± 0 .3 0vs 0 .68± 0 .78mg/dl ,P <0 .0 1) ,IL 6水平亦较使用醋酸纤维膜的显著低 (5 1.87± 3 7.60vs 97.3 8± 5 7.81pg/mlP <0 .0 1)。使用不同通量聚砜膜患者的CRP、IL 6水平无差异 (P >0 .5 )。结论 血透患者的炎症因子受不同透析膜所影响 ,合成膜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