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医对外治法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较为成熟的具体方法就有三十余种,但是目前中医的外治法逐渐被淡化。本列举了《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对外治法运用的实例,强调了中医的外治法应该说是中医学有原创性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疗法,从理论到具体治法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治疗体系,对其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内涵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时五脏阴阳"是程士德教授提出的关于藏象研究的命题,它把人体以五脏为主体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统一起来,体现出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与自然也恰好构成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1].程士德教授指导下的课题组对"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研究已近20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学者撰文<关于"四时五脏阴阳"问题的讨论>,认为"四时五脏阴阳"命题无理论意义[2],笔者认为该学者立论当为"四时五行阴阳",与程士德教授"四时五脏阴阳"命题不同.本文就"四时五脏阴阳"一词的由来、时脏相应以及程士德教授"四时五脏阴阳"命题的内涵进行阐释,并就相关问题与有关学者商榷.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6例,男44例,女52例。年龄41~71岁。病程2个月~12年。病变部位左膝35例.右膝42例,双膝19例。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国产LDG-3型治疗仪SDIC).取小号星状电极导电面温水浸湿,患膝内外侧对置法,耐受量,30min;对照组49例.采用音频电疗法(AFC).患膝内外侧对置治疗,耐受量,30min,均每日1次。96例患者治疗4周内评定疗效,痊愈: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或基本正常,能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治疗组24例,对照组几例;好转: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能维持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黄帝内经》运气学说有关历法方面的内容,归纳出四分历、历元、干支纪年、气朔、置闰、三百六十日法、五星、夏时、漏刻9个问题。然后从历法学角度对这些问题的发展历史做了逐一回顾,提取这些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作为断代标尺,以之来衡量运气学说所描述的历法内容,从而推论出运气学说的形成年代。最后的结论是其形成年代的下限在唐代以前,上限则基本否定了其形成于先秦、秦、汉初的可能性,更支持其形成于西汉中后期,或东汉以后,甚至南北朝之后。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陈修园所述"久服地黄暴脱证"谈起,讨论了《内经》中阴阳、精气各自的含义及其性质,认为阴阳作为物质时可以理解为阴精和阳气,它们同属于元气,是元气的两种不同状态。其次,又据此论述了阴精和阳气在"四时五方"模式下的互相转化。最后,探讨了精气互化失常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久服地黄暴脱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论述虚风以时至的特点,指出虚风概念有浓厚的数术色彩;认为虚风是《内经》瘟疫发病的病因,其发病类型是伏邪发病;古人对虚风的预防是“避之有时”。  相似文献   
7.
从"心"概念谈"心主神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心"概念是杂合体,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包括直观观察、功能臆测、功能模型三部分,"心主神明"之心为功能之心,讨论其科学内涵应脱离解剖之心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切割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EighteenCasesofProtrusion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TreatedbyPercutaneousPunctureLumbarDiskectomy刘傲霜王杰能夏荃...  相似文献   
9.
五脏概念与五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五脏概念的形成与五行密不可分,同意五行源自古人时空意识觉醒的观点;中医现代化研究应将五脏概念中的解剖成分与五行模式划分开来,其五行模式的实质是体内气机变化的趋势,这既是中医五脏概念的特色,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从肾虚肝郁探讨抑郁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病机为肾虚肝郁。临床以益肾调气、解郁安神法调治,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