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香青兰有效部位中田蓟苷、金合欢素、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醛酸苷等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Sunfire-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min,16%A;545min,16%→28%A;4565min,28%→80%A);流速1.0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30 nm。结果: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β-葡萄糖醛酸苷、田蓟苷、金合欢素-7-O-β-葡萄糖醛酸苷和金合欢素分离均良好,分别在1.2060.00μg·m L-1(r=0.9999)、0.4824.00μg·m L-1(r=0.9997)、0.8844.00μg·m L-1(r=0.9999)、0.8844.00μg·m L-1(r=0.9999)、3.84192.00μg·m L-1(r=0.9999)、0.7236.00μg·m L-1(r=0.9999)和0.7236.00μg·m L-1(r=0.9997)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97.04%,99.56%,98.29%,101.18%,99.34%和95.50%,RSD值分别为0.52%,1.13%,0.55%,0.42%,0.58%,0.97%和0.60%。结论:该色谱方法灵敏、稳定、简单、准确,可用于香青兰有效部位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不良心血管事件(ACE)的发生,大部分是在动脉管腔轻至中度狭窄的基础上,由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以及血栓形成所致。现代医学对冠状动脉粥样化性疾病的研究,已从以往仅关注管腔狭窄的程度向关注斑块的易损性转变。因此,探索易损斑块破裂的机制,早期识别易损斑块,预防ACE的发生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微钙化(microcalcifications,μCalcs)的出现与斑块的易损性关系密切,由此推测μCalcs可能是引起斑块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AS斑块内μCalcs与易损斑块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史大卓教授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再狭窄的主要病机是心气(阳)虚损、脉络阻滞,在主张“病症结合”治疗的同时,注重正虚邪实的轻重和不同致病病邪的属性,施以相应的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方药。发作期以芳香温通为主以通脉止痛,适当配合益气活血之品;缓解期当益气活血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改善冠心病介入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和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linical trial)、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WFDP)等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中英文检索词包括"抗氧化剂"或"普罗布考"或"维他命C"或"维他命E"或"N-乙酰半胱氨酸"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和"随机"。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纳入的349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对冠心病介入后患者发生MACE事件进行了报告,普罗布考组(n=352)发生MACE事件72例,发生率为20.5%;对照组(n=354)发生MACE事件111例,发生率为31.4%。与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组明显降低MAEC发生率(RR:0.65,95%CI 0.51~0.84,P=0.0008)。经进一步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组有52例患者发生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率为14.8%,显著低于对照组(86例,发生率为24.3%,95%CI 0.44~0.83,P=0.002)。两组再次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34,P=0.49)。此外,与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组显著降低介入后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SMD-0.68, 95%CI-0.87~-0.49,P0.00001; SMD-0.28, 95%CI-0.46~-0.11,P=0.001)。结论与冠心病介入后常规治疗比较,抗氧化剂普罗布考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该作用与普罗布考降低再次血运重建,改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根据脏腑生理特点及以往研究结果,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之中医病因病机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闭阻心脉。  相似文献   
6.
中药莪术主要含挥发油、姜黄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氧化及抗炎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莪术某些提取物和化学成分通过增强血管血红素氧合酶-1活性,缓解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以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核因子-κB(NF-κB)、靶基因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减少炎症浸润;且通过影响细胞磷酸酶氧化以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等多重药理作用.因此,利用莪术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不同药理作用,应用于药物涂层支架,对预防支架后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可能具有潜在作用.该文就中药莪术提取物及主要化学成分,对预防支加内再狭窄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血运重建迅速普及,药物干预更加规范化,但血运重建后仍有25%~35%的AMI患者不能获得心肌组织的灌注,AMI仍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活血化瘀中药具有促进心肌毛细血管再生、抗栓、抗炎、改善心室重构等作用。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可进一步降低AMI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但是,AMI是一个全身代谢性疾病,其涉及的病理生理变化远非影像学显示的局部狭窄程度和斑块大小所能解释。如何将强化降脂、抗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和风险效益比,如何发挥结合医学优势并将其转化应用于AMI临床应用,皆须今后逐步明确。  相似文献   
8.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冠心病患者症状以胸闷、心痛为主,中医学认为此为血脉瘀阻、不通则痛。介入治疗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后,多致血管内皮修复延迟、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情绪低落、气短乏力等,中医病机为“虚在气”;血管内膜损伤诱发的血小板活化、凝血级联反应、微血栓形成、斑块碎屑残留等病理改变,此为“留在瘀”。气虚血瘀是介入后冠心病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益气活血中药可减少介入后患者心血管事件,改善生活质量,其机制与改善内皮损伤、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药物洗脱支架(DES)因其显著的低支架再狭窄(ISR)发生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广泛应用。但是,大量研究发现,置入DES的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与支架血管内皮损伤紧密相连。损伤的内皮层可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支架梁异位或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本文就DES引起的内皮损伤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具体相关机制以及目前研究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对防御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作用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