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兰  杨业洲  杨年  岳军  兰自勋  黄小波 《四川医学》2002,23(12):1304-130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芬太尼作用的基础上 ,静脉快速注射异丙酚 1~ 1.2 5mg/kg后 ,受术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 ,手术中用 1mg/(kg·h)的速度注入异丙酚维持镇痛作用 ,选择同日同孕周同施术者未应用镇痛药物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手术经过和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恢复时间和手术前、手术中及恢复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的受术者意识消失时间为 43.65± 4.5 6s ,停药后意识恢复时间为 198.45± 2 3.5 6s ,下床行走离开手术室时间为9.76± 1.67min ,术中血压下降 ,呼吸减慢 ,但变化不大 ,无需特殊处理。与对照组比较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的受术者术中无疼痛经历 ,术后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但两组手术时间 ,手术中出血量 ,术后疼痛持续时间 ,阴道流血时间及复经时间 ,复经后月经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急性弥散性轴索损伤病人40例,现将诊断及治疗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24.9岁。所有病人均在伤后6h内入院。Glasgow昏迷评分(GCS)6~8分。致伤原因:车祸伤34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2例。临床表现:4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昏迷时间小于72h者3例,大于72h者37例。出现呼吸节律紊乱者25例,血压升高者24例,血压下降者3例,体温紊乱28例。双侧瞳孔散大21例,单侧瞳孔散大5例。病理反射阳性35例,去脑强直8例。CT检查示:大脑半球脑实质内呈斑点状或小片状灶性出血1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教师嗓音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必要性。方法:对桂林市属48所中小学教师2813人进行嗓音病普查,并对发病与工作强度等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栓出有嗓音病变教师1487人,占总数52.86%,男性487人,占男性总数65.46%,女性1000人,占女性总数48.33%。结论:教师嗓音病的发病率之高令人关注,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十分必要,必须从师范院校的学生开始。  相似文献   
4.
卵巢妊娠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兰  岳军  汤荣光 《四川医学》2002,23(11):1145-1145
患者 ,2 2岁。因停经 4 2天后 ,腹痛伴阴道流血 4天 ,于 2 0 0 1年 9月 2 6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 :体温 :36 8℃ ,脉搏 90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4 / 9kPa。心肺正常 ,肝脾未扪及 ,腹部轻压痛 ,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 :子宫后位 ,正常大小 ,有轻压痛。附件 :右侧未扪及包块 ,左侧扪及 6cm× 6cm× 8cm包块 ,质中 ,边界不清 ,压痛。尿HCG阳性。B超见左附件 6 2cm×7 3cm× 7 9cm不均质混合回声团块 ,盆腔少量积液。初步诊断 :宫外孕。急诊剖腹探查。手术见腹腔积血10 0ml,血凝块 5 0g ,子宫后位 ,大小正常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腔镜Ivor-Lewis术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胃肠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76例实施全腔镜Ivor-Lewis术者纳入研究组,74例实施全腔镜McKeown术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1 d、3 d的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胃肠功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06.53±33.5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4.39±36.87) min,治疗费用(8.52±1.60)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7±1.58)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者的GSH-Px、SOD、GAS、MTL水平分别为(104.69±17.24) U/mL、(92.27±10.328) U/mL、(57.39±7.21) ng/L、(110.28±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评价。方法:34例4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2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结膜瓣下及巩膜瓣下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8-21个月,平均15.7个月。结果:49例71眼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眼压控制成功率95.95%,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野损害均未见加深。结论:新鲜羊膜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疤痕组织形成,保持滤过通畅,并能长期有地保留功能性滤过泡。  相似文献   
7.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颅内压及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8例,麻醉诱导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由足背动脉放血400—600ml,开始诱导同时经外围静脉快速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肢体和晶体。麻醉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监测ICP,中心静脉压(CV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1(FIB)、血小板(PLT)、血球压积(HCT)。结果 与血液稀释前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PT明显延长(P<0.05),PLT、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AP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内压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急诊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28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各14例,两组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Ⅰ组患者诱导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000 U·kg 1,05 h滴完,手术开始后再加滴乌司他丁5 000 U·kg 1;Ⅱ组患者未用乌司他丁,但合用了血管活性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均行桡动脉置管,手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尿量,监测手术前、手术开始后05,10 h、手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时间(PT)、凝血因子I(FIB)、血小板(PLT)。结果Ⅰ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手术前比显著增高,而HR显著减慢(P<005),Ⅱ组患者手术中、手术后MAP与术前比也明显增高,但HR却逐渐增快(P<005);Ⅰ组患者PT、APTT手术后比手术前明显缩短(P<005),而Ⅱ组患者PT、APTT手术后与手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FIB、PLT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不但能保护胆道中毒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而且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循环状态及保护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妊娠结局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11~13+6周的3 248例孕妇行经腹超声检查,测量胎儿NT值,记录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并随访至胎儿出生后6个月.结果不同年龄孕妇的胎儿NT值(F=0.089,P=0.976)及NT增厚率(x2=0.432,P=0.9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NT值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x2 =559.89,P<0.00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x2=494.27,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增厚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x2=323.28,P<0.00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x2=270.66,P<0.001)明显高于胎儿NT正常组.NT≥3.5 mm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x2=6.46,P=0.01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x2=9.99,P=0.002)明显高于2.5~3.5 mm组.结论 NT增厚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筛查意义,随着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异常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饮水含砷量及地方性砷中毒病情防治现状.方法 2010年,对包头市土右旗7个自然村(缸房营、老虎尧、石老丈、油房营、王老四、大井、小井)进行砷中毒病情监测,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筛查砷中毒病人,砷中毒诊断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调查萨拉齐自来水公司、毛岱自来水公司和老虎尧改水工程3个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在每个改水工程和监测村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各2份,测定水砷,水砷测定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WS/T28-1996).结果 3个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行,萨拉齐自来水公司、毛岱自来水公司水砷均< 0.01 mg/L,符合饮用水安全标准;老虎尧改水工程水砷为0.053 mg/L,高于饮用水安全标准.7个村已全部改水,老虎尧村水砷为0.052 mg/L,其余6个村水砷均< 0.05 mg/L.共监测2095人,检出可疑病例6例,轻度病例14例,中度病例4例,重度病例10例;无新发病例出现.砷中毒病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70岁.结论 包头市土右旗部分村饮水含砷量仍然超标,但未在砷中毒病区发现新的砷中毒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