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脂蛋白脂酶Hind 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166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脂蛋白脂酶的HindⅢ基因多态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并与72名健康对照比较。结果在脑梗死组中H+H+基因型频率和H+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267,P=0.004;OR=1.903,P=0.004),而血脂水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蛋白脂酶的HindⅢ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H+H+基因型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1中医疾病及病证诊断标准 参照郑筱萸^[1]主编《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标原则》所拟定标准拟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前白蛋白(PA)及皮质醇水平在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s-CRP、补体C3水平,采用化学方法检测血清中P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上述四种指标在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1)患者入院后第7天[(25.03±5.68)mg/L]和第14天[(14.26±4.355)mg/L]的血清hs-CRP水平较第1天[(6.08±1.17)m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的血清Hs-CRP水平较第7天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天的血清C3水平较第1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0.82±0.10)g/L]、第30天[(0.91±0.18)g/L]的血清C3水平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第7天[(197.68±20.08)g/L]的血清PA水平较第1天[(287.98±23.56)g/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258.93±23.15)g/L]的血清PA水平较第7天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第7天[(496.78±38.99)nmol/L]和第14天[(467.06±32.58)nmol/L]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较第1天[(397.83±42.06)nmol/L]显著上升(P<0.05),第14天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较第7天有所下降(P<0.05).(2)脑卒中严重程度与营养代谢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s-CRP、补体C3、PA和皮质醇水平在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中呈现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官国东  杨宇航 《吉林医学》2010,31(21):3494-3494
目的:探讨甲钴胺与VitB12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对比。方法:入选病例共76例,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甲钴胺组(42例)和对照组(VitB12治疗组,36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面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MP)的潜伏期、波幅,判定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钴胺组治疗后的患侧CAMP波幅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临床疗效判定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好于VitB1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CI)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对166例CI患者及72名健康成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颈动脉斑块(carotid artery plaque,CAP)的形状及大小。结果CI组CG+GG基因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比CC基因型明显降低(P=0.13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明显增高(P=0.007);对照组CG+GG基因型TG含量比CC基因型低(P=0.041);CI组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4);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颈总动脉IMT和CAP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LPL 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变化及脑梗死的关系密切,G等位基因可能引起血TG降低、HDL-C升高;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保护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三磷酸胞苷二钠静滴,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均较治疗前活性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变化无统计意义。结论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能提高患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纠正离子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侯淑芳  黄淑玲  官国东 《光明中医》2010,25(6):1063-1064
目的观察我院制剂"骨伤外洗剂一号"熏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钴胺500ugTid口服,共8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伤外洗剂壹号熏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伤外洗剂壹号熏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以及动脉硬化性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 对166名CI患者及72名健康成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酶法检测血脂,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斑块.结果 CI组ε2/4+ε3/4+ε4/4型分别与ε2/2+ε2/3型、ε3/3型相比,血浆总胆固醇(TC)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P<0.05);CI组ε2/4+ε3/4+ε4/4型与ε3/3型相比,患者颈动脉斑块较大(P<0.05);CI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oE ε4可能与血浆TC、LDL-C升高相关,推测是脑梗死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卒中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LPL基因突变较为多见,其中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如HindⅡ、PvuⅡ基因多态性;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如DgN、N29lS、Ser447X多态性等的研究较多。基因型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区的分布存在差异。这些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官国东  宁为民  林家东 《吉林医学》2010,(24):4064-406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123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受累血管分为大动脉脑梗死组(65例)和小血管脑梗死组(58例),1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检测血脂、血尿酸及血糖等。结果:大动脉脑梗死组的血尿酸较对照组明显增高,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大动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