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虎杖饮片、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考察不同的存在形式对虎杖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Merck Lichrospher RP-18e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6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采集时间为80 min。分别建立10批虎杖饮片、10批虎杖水煎剂、11批虎杖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结果 11批虎杖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的7个特征峰均可在其饮片、水煎剂中得到追踪,且相似度均大于0.99,并从7个共有峰中指认出虎杖苷(polydatin)、白藜芦醇(resveratrol)、大黄素(emodin)3个成分。结论 虎杖饮片、水煎剂和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其共有成分含量比例相近。  相似文献   
2.
苦参总碱注射液的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建立了兔血浆中苦参类生物碱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法。方法 在血浆中加入内标西咪替丁后 ,用甲醇进行蛋白沉淀 ,高速离心后 ,直接进样测定。运行缓冲液为 0 .2mol·L-1Tris 4 0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 2 0 %异丙醇 ,用磷酸调pH至 5 .5 ,检测波长为 2 0 5nm。 结果 本测定方法的提取回率为 94 .6 4 %~ 98.78% ,对血浆中氧化槐果碱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 .2 μg·L-1,氧化苦参碱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1.0 μg·L-1,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4 1~ 72 .5 μg·L-1和 1.95~ 2 6 8.5 μg·L-1,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2和 0 .9994。兔静注 10 0mg·kg-1苦参总碱注射液后 ,用本法测定了兔血浆中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浓度经时变化过程 ,并对其药动学参数进行估算。结论 用本法同时测定兔血浆中的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 ,结果满意 ,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体内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电泳法及其在生物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碱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在植物中分布较广。至少有50多科120属以上的植物中已证明有生物碱存在[1],已知的生物碱种类至少在3000种以上[2]。生物碱类化合物大多具有生理活性,往往是许多药用植物,包括许多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如阿片中的镇痛成分吗啡,麻黄中抗哮喘成分麻黄碱和黄连中的抗菌消炎成分小檗碱等。生物碱的分析方法很多,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3]。由于HPLC色谱柱易被中药中的其他成分污染,而且不易再生,因此要求在样品前处理时尽可能地除去干扰成分,这就…  相似文献   
4.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夏天无药材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夏天无药材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并测定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运行缓冲液为CHOH-0.6 mol·L-1Tris溶液(1∶1,用磷酸调Ph=6.0),另内含10 mmol·L-1庚烷磺酸钠;运行电压20 Kv检测波长200 nm;多潘立酮为内标。结果:延胡索乙素在0.025~0.25 mg·ml-1范围内对内标峰面积之比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6%(n=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将夏天无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与其它成分较好的分离,并准确测定其含量。 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丹参配方颗粒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丹参配方颗粒中的酚酸类和丹参酮类成分,以评价不同厂家的丹参配方颗粒剂的质量。方法:色谱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ShieldRP18(2.1mm×100mm,3.5μm)柱,O.1%甲酸和乙腈梯度洗脱,测定了13个厂家的15批次丹参配方颗粒中的5种酚酸类化合物和3种丹参酮类化合物。结果: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主要成分的含量等于或低于等量药材的含量,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结论:生产工艺的不同是导致丹参配方颗粒剂的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作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总结了过去20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化学成分分析、临床、药理药效、质量控制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综述了业内较为关注的单煎与合煎的等效性和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等效性研究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色谱分析已成为配方颗粒的常用质控方法,动态提取、浓缩新工艺、冷冻干燥、一步制粒等新技术新工艺已用于配方颗粒生产;单煎与合煎的等效性还需要更多设计科学的系统深入研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需要反映其整体质量,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选择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关键,为确保配方颗粒质量稳定有效需要建立基于全成分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正确计算浓缩比,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应该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及其研究的认识和体会。质量控制和单煎与合煎等效性是当前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现代色谱技术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当前市场上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饮片原料标准、统一的生产工艺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单煎与合煎的等效性研究包括成分的比较、药效的比较和临床疗效的比较,等效性研究对指导传统经典方剂配方颗粒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注重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验手段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以作者近几年研究成果为例,探讨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重点讨论中药"全成分"快速表征方法及其在中药近缘品种的鉴别和化学多型性揭示、药材初加工质量评价、炮制品与非炮制品区分、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活性成分资源寻找和毒性成分筛选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18柱,测定野黄芩苷以甲醇-0.1%醋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测定野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以乙腈-0.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40min,乙腈15%→6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5nm。结果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分别在0.0124~0.992μg,0.006675~0.6675μg,0.00484~0.484μg和0.006875~0.6875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测10份半枝莲药材中,野黄芩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47%~0.592%,0.028%~0.296%,0.007%~0.084%和0.011%~0.217%。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半枝莲药材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藤黄中xanthone 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藤黄中的xanthonc类化合物。方法:应用一种简便快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从藤黄药材中鉴定出其中xanthonc类主要成分:isomorellic acid(1),morellicacid(2),isogambogenic acid(3),gambogenic acid(5),isogambogic acid(6),gambogic acid(7)and 30-hydroxygambogic acid(4),并进行了有关的定量分析。同时对采自中国及印度不同地区的7份藤黄药材进行了HPLC色谱分析,以上述其中xanthone类化合物为指标成分,对藤黄药材的HPLC色谱特征进行了描述。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能有效地应用到藤黄药材的质量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