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早期病死率低(5.1%),出院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如积极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及病变纠治合理,加强术后监护,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骨骼化胸廓内动脉桥制取技术应用的早期结果和经验。方法:对9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39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骨骼化方法游离胸廓内动脉,97例左胸廓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18例右胸廓内动脉与其它冠脉血管吻合,其余用大隐静脉吻合。结果:全组共使用单侧胸廓内动脉79例,双胸廓内动脉18例,左胸廓内动脉使用率98%,平均远端吻合口数4.88±0.88个/例;院内死亡2例,病死率2.02%(2/99);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8.01%(8/99),其中脑部并发症3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消化道出血1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骨骼化胸廓内动脉技术安全、可靠,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自体全血(WB)、普通盐溶液(NSS)、生理盐溶液(PSS)和Wisconsin液(UWS)4种保存液对兔股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5只成年家兔离体股静脉分离后,分别在4种保存液中保存3h。然后将静脉分别悬挂于含有WB、NSS、PSS和UWS的组织槽中作张力测定,并记录以下各个张力反应强度数值:①对递增浓度(10-8~10-4M)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的收缩反应。②对递增浓度(20~100mM)的氯化钾(KCl)的收缩反应。③用KCl预收缩后,对递增浓度(10-7~10-4M)的血管扩张剂罂粟碱的舒张反应。④用NE预收缩后,对钙离子导入剂A23187(10-5M)的舒张反应。结果:①保存于4种液体中的静脉对血管去甲肾上腺素(10-8~10-4M)的收缩反应表现出相似的敏感性及强度。②保存于WB及NSS液中的静脉与保存于PSS液及UWS液中的静脉比较,前两者对递增浓度的KCl(20~100mM)的收缩反应显著低于后两者。③保存于WB及NSS液中的静脉与保存于PSS和UWS液中的静脉相比,前两者对递增浓度的罂粟碱(10-7~10-4M)的舒张反应显著低于后两者。④在WB液中保存的静脉环对钙离子导入剂A23187(10-5M)诱导的舒张反应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余3组。结论:保存于NSS液及WB液中的静脉桥管的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活性受到了损伤,收缩及舒张功能受到损害;PSS液及UWS液可较好地保护静脉桥管的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我院发现1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先天性肺发育不全患儿,我科为该患儿实施了手术,手术后患儿恢复满意,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TRIM24在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首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TRIM24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通过表达TRIM24验证其抗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利用细胞核浆蛋白分离试剂盒提取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并检测EndoG的核浆分布情况。结果首先确定缺血再灌注损伤能明显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而且TRIM24在凋亡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减少;过表达TRIM24通过调控BAX/BCL-2表达改善线粒体稳态,进而减少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EndoG的核转移,最终显著缓解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TRIM24通过调控BAX/BCL-2表达改善线粒体稳态,进而减少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EndoG的核转移,最终显著缓解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直视手术关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正中纵劈胸骨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丝环扎法关胸,观察组患者采用胸骨固定系统关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主动脉阻闭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脱机至缝合完皮肤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脱呼吸机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1、2、3 d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主动脉阻闭时间、CPB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至缝合完皮肤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脱呼吸机时间及术后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d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后胸骨哆开、胸骨创口深部感染、胸骨创口表面感染发生率及创口问题二次手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丝环扎法相比,胸骨固定系统能有效缩短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脱呼吸机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但其可能延长脱机至缝合完皮肤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符合亚健康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以中医治未病等综合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后进行生命质量量化评分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后亚健康状况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健康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中医治未病能有效干预亚健康,改善个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唐山市健康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2683例体检人群进行调查。结果: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683例成人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质类型分布依次为平和质998例(男42.12%、女34.78%)、阳虚质384例(男13.18%、女16.73%)、气虚质295例(男10.16%、女12.82%)、痰湿质252例(男13.18%、女5.96%)、阴虚质249例(男8.32%、女11.10%)、瘀血质140例(男7.52%、女7.92%)、气郁质121例(男3.53%、女5.96%)、湿热质105例(男4.86%、女3.18%)、特禀质39例(男1.47%、女1.55%)。随年龄增大平和质比例逐渐减少,气虚质、瘀血质和痰湿质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结论:健康体检者中单一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偏颇质中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占多数,其中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体质的分布。应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及政策性支持等干预措施,改善偏颇体质、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房间沟及房间隔两种不同入路方式胸腔镜下行二尖瓣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的患者46例,其中21例经房间沟入路(房间沟组),25例经右心房-房间隔入路(房间隔组)。比较两组手术、围术期及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房间隔组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房间沟组[(128.6±25.4)min比(96.6±2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隔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房间沟组[(89.4±16.2)min比(72.5±16.8)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间沟组术后24 h引流量多于房间隔组[(301.0±85.7)ml比(108.0±54.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症监护时间[(3.5±2.1)d比(4.2±1.3)d]及住院时间[(11.8±3.5)d比(13.4±4.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间沟组1例中转开胸,房间隔组无中转。两组均无死亡。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8)个月。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