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实验组:舒芬太尼100μg+高乌甲素12 mg+氟哌利多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对照组:芬太尼1.0 mg+氟哌利多5 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 mL。2组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2 mL/h,追加量2 mL/次,锁定15 min。分别于6,12,24,48 h观察镇痛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间盘切除前椎间隙撑开(DBD)操作对颈椎间隙高度的撑开效果,探讨限制过度撑开的可行性。方法:31例患者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术中均采用DBD撑开病变椎间隙。术前测量病变椎间隙上端椎体下终板弧顶最高点至下端椎体上终板中点连线的距离(H0),同法测量其相邻近和远端椎间隙的高度(Hp和Hd)。以Hp和Hd的平均值H作为病变椎间隙预期恢复高度的参考值。术中用上述方法测量DBD后病变椎间隙高度(H1)和间盘切除后的病变椎间隙高度(H2)。术后分别测量手术前、后病变节段高度AB和A'B'。手术前后病变节段高度变化值ΔH=A'B'-AB,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H3=H0+ΔH。根据术后颈肩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将患者分为有颈肩痛组和无颈肩痛组。对2组患者影像学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ACDF术后颈肩痛发生率为19.35%。术中采用DBD撑开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值ΔH1为(1.19±0.51) mm。无颈肩痛组患者H1[(6.95±0.84) mm]与H[(6.98±0.70)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H2[(7.31±0.90) mm]与H1[(6.95±0.84)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颈肩痛组患者H2[(8.33±1.39) mm]与H1[(7.87±1.35)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颈肩痛组患者ΔH为(3.04±0.42) mm,无颈肩痛组患者ΔH为(1.70±0.51) 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Bland-Altman法对无颈肩痛组患者椎间隙高度(H1、H2和H3)与参考高度(H)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无颈肩痛组患者H1、H2和H3与H一致性较好。结论:DBD可以将病变椎间隙撑开高度有效控制在2mm以内,便于把病变椎间隙撑开到与邻近节段相似的高度,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孙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48-8148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丰台区长辛店医院2008-06-2010-05行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均给予硬膜外镇痛,高乌甲素组(L组)给予高乌甲素16 mg+罗哌卡因125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0.3 mg+罗哌卡因125 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L组术后4hVAS评分高于F组,L组术后不良反应少于F组。结论高乌甲素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镇痛好、不良反应小,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具体关注实验课教学细节,探索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方法:对部分五年制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13名学生不记名填写问卷。结果:其中引入临床知识、提问、动手实验的认同率达98.2%、86.7%、96.5%,52.2%的同学认为学生讲解投影片会促进对知识的掌握,但只有43.4%的学生赞成,67.3%的学生更倾向于老师讲解的时间多些,94.7%喜欢在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结论:学生普遍认同科室在实验课教学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同时发现部分同学不擅长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子宫蜕膜组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CBA/J×BALB/c小鼠合笼构建正常妊娠小鼠模型,以CBA/J×DBA/2小鼠合笼构建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将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屈孕酮组、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以正常妊娠小鼠作为空白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胚胎吸收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蜕膜组织病理形态、螺旋动脉生理性转变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胚胎吸收率明显升高(P<0.05);子宫螺旋动脉生理性转变率明显降低(P<0.05);子宫蜕膜组织的细胞水肿变性,排列紊乱;螺旋动脉重铸关键因子MMP-2、MMP-9、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2、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的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胚胎吸收率(P<0.05);明显提高螺旋动脉生理性转变率(P<0.05);改善子宫蜕膜组织的细胞形态、增加蜕膜血管数量;明显上调MMP-2、MMP-9、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与蛋白表达(P<0.05)。结论 复发性流产存在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VEGF、MMP-2及MMP-9的表达,促进子宫螺旋动脉重铸,从而治疗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