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丹参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6例,静脉给予甘利欣、复方丹参;对照组102例,只给予复方丹参点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结论:甘利欣联合丹参治疗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丹参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病率国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多数开始或已进入慢性乙型肝炎(CHB)阶段。迄今为止国内外缺少有效的治疗。应用自血光量子疗法(UVIO)治疗乙型肝炎是我国近年来使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我科自1994年10月~1999年12月用此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阳性患者1026例,并与应用乙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并发症率及异物取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消化科进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1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段、异物滞留部位、异物类型及异物滞留时间在异物取出成功率、并发症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钝性异物及异物滞留时间在6h内的异物取出成功率较高,滞留时间超过24h的异物取出成功率较低(P<0.05)。尖锐异物、食管异物及滞留时间超过24h的异物并发症率较高(P<0.05)。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手段,应尽早进行内镜下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降火、清利咽喉针刺疗法治疗,取穴照海、列缺、天突、廉泉、天容、合谷、鱼际,并依据证候体征加减配穴,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包括咽部涂10 mg/L碘甘油制剂和含服西地碘口含片。2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慢性咽炎证候不适感等级问卷表评分(VAS)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除轻微针刺疼痛、出血外,无晕针、滞针等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也未发现过敏及毒副反应。【结论】针刺疗法可明显改善慢性咽炎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和不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以咽中不适为主症,咽部常有异物感或干燥灼热感,咽痒欲咳,痰涎黏稠不易咳出,易引起恶心、干呕,偶有轻微咽痛,一般晨轻夜重。本病多因急性咽炎治疗不当、反复发作或邻近组织的慢性炎症所致。此外,过多吸烟、饮酒,粉尘、烟雾及环境污染和有害气体的刺激,教师、演员长期用声过度也是常见的致病因素。本病症状顽固,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反复,对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在治疗本病过程中,采用滋阴降火、清利咽喉针刺疗法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明确诊断为慢性咽炎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0~65岁,平均(44.08±11.81)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26.20±18.87)个月。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适感,其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2005-01-2009-01对3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20例采用肘内侧入路,16例肘外侧入路,1例采用肘后正中入路,1例前内侧"L"型入路.结果 36例获得随访,随访30~50周.随访期内无肘内、外翻发生,肘关节功能评价: 本组优22例,良11例,可3例.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115°.结论 根据肱骨髁上骨折的类型和有无神经损伤,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可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方便术中保护骨膜,有利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重型肝炎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SIRS在重型肝炎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重型肝炎病人依据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SIRS与肝功能、感染之间的关系;SIRS及感染与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SIRS符合点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IRS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感染密切相关;SIRS与肝性脑病具有相关性,但与SIRS是否存在感染无明显相关性;随着SIRS符合点数的增加,死亡率增加(P<0.05)。结论:重型肝炎时,严重的肝功障碍本身引起SIRS,感染时SIRS更易发生,而SIRS加重病情,甚至死亡,SIRS的出现提示预后不好,SIRS指标可指导临床,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EA和PCNA在胃肠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EA和PCNA在胃肠癌石蜡切片的表达情况。结果:CEA在胃肠癌的表达率均在80%以上,CEA表达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CNA在胃肠癌均呈高表达,胃癌的肿瘤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癌,肿瘤侵袭前缘区域的肿瘤细胞高表达PCNA蛋白。结论:CEA和PCNA是胃肠癌较好的辅助诊断标记,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连紫汤直肠滴入组、干扰素组、连紫汤口服组各60例。治疗组予连紫汤20mL,直肠滴入,每日2次;干扰素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1岁内患儿给予8ug,1~5岁1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紫汤口服组予连紫汤20mL,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5d。观察治疗前后体温、皮疹、口腔黏膜疹等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在连紫汤直肠滴入组、干扰素组、连紫汤口服组显效率分别为78%、58%、47%,有效率分别为:19%、35%、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连紫汤直肠滴入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干扰素疗法和连紫汤口服给药的方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