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雪晨  姚永忠 《海南医学》2003,14(12):30-31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1987年至今,对60例胃癌患者临床应用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代胃术式,评估其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幽门舒缩功能及代胃的食糜搅拌、贮存功能良好,无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症、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双腔代胃术能明显地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改进实体瘤直接制备染色体技术,对30例原发性宫颈癌活检组织进行1染色体制备,并设立5例对照组。结果用改进方法制备成功22例,成功率为73.3%对照组成功率为40%,二者差异显著,且较文献报道有所提高。认为本方法简单方便,是一种较好的实体瘤染色体直接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EMA、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其骨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以骨髓微转移为指标,对比研究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 68例中,检出骨髓微转移21例,阳性率为30.9%。临床Ⅲ~Ⅳ期患者骨髓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而病理类型、年龄、绝经与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与骨髓微转移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骨髓微转移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结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即使是在临床早期,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微转移,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的微转移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及蒽环类药物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1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以5-FU200mg/(m2·d)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应用CTX500mg/(m2·d)及吡柔比星40mg/(m2·d),第1天及第14天行新辅助化疗,A组58例化疗14d,B组60例化疗21d。观察毒副反应及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评估两组病例的近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两组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和9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Ⅲ度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持续小剂量5-FU静脉滴注联合应用CTX及蒽环类药物行乳腺癌短程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满意、毒性反应小。化疗21d较14d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c-erbB-2、PCNA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乳腺癌癌组织进行c-erbB-2、PCNA检测,并与传统ER、PR指标及临床病理特点作相关性分析。结果:63例乳癌中均见有PCNA表达(100%),c-erbB-2表达者36例(57.1%);ER阳性35例(55、6%).PR阳性30例(47.6%)。PCNA、c-erbB-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绝经与否及病理的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CNA的表达与ER、PR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c-erbB-2的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乳癌恶性程度的判断上,ER、PR的表达和PCNA、c-erbB-2的表达之问有明显的互补性,在使用传统指标判断乳癌预后和制订术后治疗方案的同时,进一步检测PCNA和c-erbB-2的表达,特别是PCNA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68蛋白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中ER,HGR2,Ki-67以及CD68的表达,所有患者NCT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分析临床病理学参数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之间的关系。结果:CD68表达和ER呈负相关(r=-0.129,P=0.018),CD68表达和HER2(r=0.211,P=0.011)、Ki-67(r=0.195,P=0.013)以及肿瘤直径(r=0.315,P=0.007)呈明显正相关,而CD68和患者的年龄、绝经状况以及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ER阴性组pCR率(25.95%)明显高于阳性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pCR率(32.39%)明显高于低表达组(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8高表达组pCR率(24.11%)明显高于低表达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化疗后,有131例患者(72.16%)CD68表达下降,下降组pCR率为24.43%(32/131),未下降组(无变化或者出现上升)患者的pCR率为2.44%(1/41),提示化疗后CD68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子亚型和绝经状况、化疗前肿瘤直径、疗效以及化疗前CD68表达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不相关(P0.05);化疗前,CD68低表达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优于CD68高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D68下降组OS和DFS均较未下降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Ki-67、CD68、化疗后CD68变化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68高表达者对化疗更为敏感,但预后差,化疗前Ki-67、CD68、化疗后CD68变化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Ki-67,ER,HGR2以及CD68分子亚型可以作为NCT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评估甲状腺全切除术在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2例,常规口服复方碘溶液行围手术期准备,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双侧喉返神经加以保护,同时仔细游离保护甲状旁腺,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总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均为女性,甲亢术后复发时间1~7年,平均3.2年;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手术时间75~150 min;术中出血60~650 ml,均未输血;32例患者均能顺利显露保护喉返神经,1例术中发现1枚甲状旁腺与甲状腺一并切除,予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例有一过性低钙症状。结论:在熟悉解剖、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安全可行,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17岁,学生。因腹部肿块4个月伴腹胀、消瘦于2010年7月22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10年3月无意发现上腹部有一包块,如拳头大小,质地不详,表面尚光滑,境界清楚,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无其他不适。肿块逐渐长大,有时伴上腹部胀痛,体质量逐渐下降,但无其他不适。2010年6月9日在连云港第一医院就诊,CT提示腹盆腔囊实性大肿块。2010  相似文献   
9.
50例动脉硬化患者4项血液流变指标分析文/姚永忠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可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认为,血液流变性改变是反映其病变的主要指征之一。因而,探讨其血液流变性对于动脉硬化疾病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H)生物类似药汉曲优?(Zercepac?)单靶或汉曲优?与帕妥珠单抗双靶联合化疗[紫杉类(T)+铂类(C)],即TCH或TCHP方案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T)中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