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测定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含量及体外释放度,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C8-3,流动相为0.2mol/L醋酸铵-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600:398:2,内含0.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74nm。采用自制药盒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方法为桨法,释放介质为水500ml,转速为100r/min,温度为(37.0±0.5)℃,释放时间为1、4、8、12、24h;对释药数据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盐酸米诺环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1.90mg/m(l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61%(n=9)。制剂在1、4、8、12、24h的体外释放度分别为11.03%、25.01%、36.14%、51.06%、64.62%,各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相似且接近1,其中以按一级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最大(r=0.9990)。结论:建立的含量和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好,能有效控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质量;该制剂具有复合释药机制,但以一级释放机制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以提高丹参酮的体外溶出率.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了含有和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丹参酮的PVP K30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的溶出实验,并用显微镜观察和DSC对丹参酮固体分散体进行验证.结果: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明显地促进了丹参酮的溶出,并且含吐温80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比含SDS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要大,不含吐温80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比含吐温80的固体分散体要好.结论: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的提高丹参酮的溶出度,吐温-80加入丹参酮固体分散体中对丹参酮的溶出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制与市售克拉霉素缓释片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度,分析其在体外的释放行为。方法参考中国药典和美国药典两种释放度的方法,用HPLC测定自制与市售克拉霉素缓释片释放度,并对其释放模型和f2相似因子进行比较。结果以BIAXIN-XL为参比制剂,自制缓释片在两种释放条件下,f2值均大于50;以KLACID MR为参比制剂,自制缓释片在两种释放条件下,f2值均小于50。结论自制缓释片与市售的BIAXIN-XL的体外释放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法测定清开灵栓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10℃,氮气流速为2.0L·min-1。结果: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59~7.40μg(r=0.9996)、0.38~4.8μg(r=0.9997)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二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和98.57%,RSD分别为1.4%(n=6)、1.8%(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清开灵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大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热缺血时间对移植肝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DCD供肝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获取前经历心脏停搏时间的不同,将54只受体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W0组,未经历热缺血)、热缺血10 min组(W10组)、热缺血20 min组(W20组),每组18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 d检测血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及其细胞器,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肝移植术后1 d,各组大鼠ALT和AST水平急剧上升,与W0组相比,W10组和W20组的ALT和AST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3 d,各组大鼠ALT和AST水平均稍稍下降,与W0组相比,W10组和W20组的ALT和AST水平仍明显较高(均为P0.05)。术后7 d,各组大鼠ALT和AST水平均再次上升,与W0组相比,W10组和W20组的ALT和AST水平升高更显著(均为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肝细胞水肿程度逐渐加重,内质网扩张逐渐加重,线粒体损伤程度加重,W20组尤为严重。术后1 d,3组大鼠肝组织中的AIF和Cyt C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7 d,与W0组比较,W10组和W20组的AIF与Cyt C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W20组的AIF与Cyt C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W10组(均为P0.05)。结论 DCD供肝热缺血主要损伤肝细胞,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形态、及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人参养荣丸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提取液中的芍药苷、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水提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法、醇水双提法四种不同工艺提取.结果:确定了水提法作为人参养荣丸的最佳提取方法.结论:通过研究可以为今后人参养荣丸的剂型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血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分析结构.结果 从鸡血藤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 epicatechin)、芒柄花苷( Ononin)、染料木苷(genistin)、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结论 染料木苷(genistin)为首次在鸡血藤中发现,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为首次在本科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3批盐酸地尔硫(卓)脉冲控释小丸口崩片的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并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表明,本品在4h内的累积释放率低于10%,0~24h的体外释放度用零级模型拟合效果较好,5~24h的体外释放度用Higuchi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并考察其与市售控释胶囊(Herbesser,参比制剂)在6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结果表明,与参比制剂相比,本品在体内的释药较参比制剂推迟4~5 h,达到了预设的脉冲和控释效果.用Loo-Riegelman法计算本品体内吸收率,并与相应时间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所得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7 0,提示其体内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肝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本文主要对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中所处的位置、表达水平、作用及其损伤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aMKⅡγ蛋白在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使用CaMKⅡγ过表达、敲低及相应空载体对照的慢病毒表达体系转染大鼠肝细胞BRL-3A,同时建立正常组形成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Ⅱγ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CaMKⅡγ蛋白相对表达量LV-CaMKⅡγ组与CO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LVCaMKⅡγ shRNA组与CO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V-CaMKⅡγ shRNA组细胞增殖最快,与CON组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LV-CaMKⅡγ组细胞增殖最慢,与CON组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余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G0/G1期,LV-CaMKⅡγ组细胞占比明显高于CON组(P0.01),LV-CaMKⅡγ shRNA组细胞占比明显低于CON组(P0.01),余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G2/M期,LV-CaMKⅡγ组细胞占比明显高于CON组(P0.01),LV-CaMKⅡγ shRNA组细胞占比低于CON组(P0.01),余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MKⅡγ蛋白表达的敲低可以促进大鼠肝细胞BRL-3A的增殖,而CaMKⅡγ蛋白的过量表达则抑制大鼠肝细胞BRL-3A增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