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主要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与高血脂为特征的复杂代谢紊乱症候群,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健康难题之一。中药精油是传统中药中一类独特的芳香性成分,具有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等作用,可有效改善MS的最终治疗结局。主要综述芳香中药精油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芳香中药精油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降压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把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依拉普利+双氢克尿噻);2组:钙拮抗剂(CCB)+B受体阻滞荆(氨氯地平+倍他乐克);3组:ACEI+CCB(依拉普利+氨氯地平)。观察血压达标率、治疗坚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经济学评价。结果血压达标率、治疗坚持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济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I+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和成本增量效益,ACEI+CCB成本/效益比高。结论3种联合降压方案,虽然没明确的禁忌症,但CCB+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属于最佳价效比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价-效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药费对高血压病人治疗的影响力度,来探讨价效医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从2000年7月至2003年10月30 日,对85例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分为自愿选择高药费组(A组),低药费组(B组)和强行高药费组(C组)治疗方案.并追踪坚持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多数(61.7%)病人选择低药费治疗方案,且有较高的坚持服药率69.2%,高药费组坚持服药率57.5%,强行高药费组坚持服药率最低48%.因此,廉价药治疗,总效明显增大.结论多数病人愿意接受低药费治疗方案,采用低费用药品,可以提高治疗率,可使总体效益提高.临床应从价-效医学观念出发,结合患者的疾病情、经济承受能力和个人愿望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镁极化液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66的心脏病伴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加镁极化液治疗,在其治疗前后测试左心室舒张功能某些指标。结果:显示使用加镁极化液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镁极化液能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某,男,63岁,已婚,因反复胸痛2个月,突发剧烈胸痛伴晕倒数分钟于2001年12月29日8时20分急送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4℃,呼吸25次/min,脉博60次/min,血压130/80mmHg,神态清楚,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颈静脉不怒张,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心界稍左扩大,心率6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无压痛,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水肿,立即床边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5MV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增高,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经抢救病情稍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药费对高血压病人治疗的影响力度,来探讨价效医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从2000年7月起,对85年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发给健康教育处方,使病人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一般常识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和药费情况。分为自愿选择高药费组(A组),低药费组(B组)和强行高药费组(C组)治疗方案。并追踪坚持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多数(61.7%)病人选择低药费治疗方案,且有较高的坚持服药率69.2%,高药费组坚持服药率57.5%,强行高药费组坚持服药率最低48%。因此,廉价药治疗,总效明显增大。结论 多数病人愿接受低药费治疗方案,采用低费用药品,可以提高治疗率,可使总体效益提高。临床应从价—效医学观念出发,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和个人愿望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药物涂层支架在冠状动脉再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除药物治疗之外。迄今为止主要有两大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应用于临床,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自1977年应用以来再狭窄问题一直影响着PTCA的远期疗效,尽管后来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大大降低了再狭窄率,但也有10%~50%的病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问题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为降低再狭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为数众多口服药物试验研究,但均未获得满意效果。放射疗法被认为较有效的方法,但同样由于存在疗效与安全性问题而未普及应用。近年来随着再狭窄机制逐渐明了。附着各种药物涂层的支架应运而生,给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8.
9.
心性猝死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心电图是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心机缺血的有效手段之一。1991年Olshausen等总结了几组学者报告共61例心肌梗死后佩带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时发生心性猝死(SCD)的患者,阜外医院于最近报告1例冠心病患者佩带动态心电图当天突然死亡,查阅国内佩带动态心...  相似文献   
10.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证据表明.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是较舒张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更为显著的指标,但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与达标仍是临床上的难题,我们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