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杰金骨髓侵犯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4岁,于1997年12月发现左颈部肿块逐渐增大,约4cm×5cm,质硬,光滑,无痛,当时无发热及贫血,2个月后出现发热,体温达39℃,面色渐苍白,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经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治疗无效。1998年3月自觉下腹疼痛并鲜血便,急来我院就诊。检查发现右下腹有包块,压痛明显,诊断性穿刺抽出血性脓液,以"阑尾脓肿"收住外科。实验室检查:HB62dL,WBC38.6×109/L,外周血片发现幼稚粒细胞,PLT139×109/L,ESR80mm/h,…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牵张应力环境:即向各个方向拉伸的受力环境。通过FLEXCELL-5000拉力培养系统给予软骨细胞稳定、间歇性的平面拉伸运动,使细胞处在受力环境中生长,模拟拉力、剪切力等软骨细胞所受的生物力学刺激。 软骨细胞表型:正常软骨细胞以基质蛋白Ⅱ型胶原的分泌为标志,处在基质合成分解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软骨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时,其Ⅱ型胶原分泌降低,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表达上调,代谢平衡打破,分解代谢上调。 背景:机械负荷是软骨细胞退行性改变及骨关节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威灵仙能够改善骨关节炎炎性微环境,但其对机械负荷诱导的软骨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作用尚未阐明。 目的:探讨威灵仙提取物对体外间歇性循环牵张拉伸诱导的软骨细胞退行性改变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并通过阿利新蓝染色鉴定;实验将软骨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间歇性循环牵张拉伸组、威灵仙低、中、高质量浓度组。空白组无任何干预,其他4组利用FLEXCELL-5000T牵张拉伸系统对软骨细胞施加间歇性循环牵张拉伸(10%拉伸强度、8 h/d、0.5 Hz、2 d)刺激,诱导软骨细胞退行性改变,威灵仙各组在施加相同的刺激同时添加0.5,1,2 g/L威灵仙提取物,干预48 h;CCK-8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活性;FITC-鬼笔环肽染色观察各组细胞骨架形态;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相比,间歇性循环牵张拉伸刺激后软骨细胞骨架呈长条状拉伸状态,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胶原表达均下调,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上调;②与间歇性循环牵张拉伸组相比,威灵仙提取物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胶原表达,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且效果与质量浓度相关;③结果表明,威灵仙提取物能够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抑制间歇性循环牵张拉伸诱导的软骨细胞分解代谢,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稳定。 ORCID: 0000-0003-0930-0467(涂鹏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mart Plug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干眼症患者,采用Smart Plug泪道栓塞术进行治疗,随访一年,通过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记录结果,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TBUT、SIT和FL结果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同时诉主观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0%。结论:Smart Plug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服云南白药后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血者用白酒送服云南白药引起同型交叉配血不合,在临床上极少见,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供血者,男,48岁,农民,O型血,系本地人,有10多年献血史,经严格体检合格,于1992年4月12日到本库为一脑外伤患者(O型)献血,抽取静脉血在盐水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早期眼部碱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眼部碱烧伤的患者40例,均为单眼烧伤,进行羊膜移植手术,术后观察角膜情况、眼球粘连、新生血管以及视力等方面变化。结果: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早期眼部碱烧伤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进行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重建眼表,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内皮细胞(MECs)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11en’s法制备脊髓损伤小鼠模型,1、3、7d后通过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病理改变。利用ELISA法检测损伤脊髓和血清中MCP-1、IL-6、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通过3D激光共聚焦观察损伤脊髓中MECs吞噬髓鞘碎片情况,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损伤后MECs中HDAC6、LC3B、NLRP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肾通督方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神经元的固缩坏死;显著降低脊髓和血清中MCP-1、IL-6、IL-1β、TNF-α的水平(P<0.01,P<0.05);促进MECs吞噬髓鞘碎片,并能下调HDAC6、NLRP3表达,上调LC3B表达(P<0.01)。结论:温肾通督方可能通过抑制HDAC6促进MECs吞噬髓鞘碎片,并能同时阻断NLRP3通路的信号转导,共同改善炎性微环境,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bevacizumab)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s)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人翼状胬肉切除后进行体外培养,将其传代第4代~第6代时,分别不同浓度的贝伐单抗(6.25mg/mL、12.5mg/mL、25mg/mL)处理48h,设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贝伐单抗对体外培养的HPFs增殖的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PF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贝伐单抗组HPFs可见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CNA阳性表达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不同浓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HPFs无明显抑制作用,各用药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对HPF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每组12只。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小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脊髓暴露。温肾通督方组从术后第1天按50 g/(kg·d)给予温肾通督方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4天。在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利用斜板试验及后肢运动功能(BMS)评分对小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术后第3天通过肌电图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小鼠神经电生理,测量各组小鼠脾脏长度,利用磁珠分选脾脏中的B细胞,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蛋白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B细胞中线粒体外膜转运孔蛋白20 (Tom20)及下游剪切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术后第14天采用核磁共振观察小鼠脊髓恢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在术后1、7、14天BMS主评分、副评分及斜板试验角度均降低,术后3天小鼠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降低、脾脏长度减少,脾脏B细胞中Tom20...  相似文献   
9.
在眼部的外伤当中,下泪小管断裂较常见,如不及时修复,将终身泪溢,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院1998年以来,对25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离的患者,采用亚甲兰和黏弹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等)联合应用来寻找泪囊侧断端、吻合下泪小管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因发热、乏力、咳嗽、咽痛10天于1998年5月18日拟诊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查体:T38℃,P82次/min,R20次/min,BP16/12 kPa,神志清,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肤和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5.8×109/L,Hb88 g/L,Plt96×109/L,ESR50mm/h,结核抗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