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进口和国产染发剂的卫生安全性。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对送检染发剂样品进行急性眼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等检测。结果共检测染发剂样品90份,不合格样品26份,不合格率为28.89%。其中急性眼刺激性试验不合格率为27.78%;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不合格率为4.44%;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呈致突变阳性占5.56%;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呈致突变阳性占5.56%。结论该次检测的部分染发剂具有潜在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育发类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生发育发类产品33份,眼刺激性试验均小于或等于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未见过敏;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均未呈现致突变性。但有18.2%的产品皮肤刺激性试验达中度刺激性。结论:部分生发育发类产品有潜在不安全性,应引起使用者注意。  相似文献   
3.
牙膏是千家万户男女老少每天都使用的卫生用品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口腔疾病给人们带来不少痛苦 ,因此生产厂在牙膏体中加入某些药物或化学成份 ,以期达到防治口腔中的某些疾病的目的。口腔疾病中最多见的龋齿和牙周炎 ,主要由口腔中细菌引起。近年来 ,添加药物、抑制细菌繁殖的护齿牙膏日益增多 ,对口腔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为了解不同种类牙膏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 ,我们于 1 998年对十三个品牌的牙膏进行了抑菌作用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试样样品 :抽检市售十三种不同品牌的牙膏 …  相似文献   
4.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确定适用我国国情的化学物质和化妆品安全性分级标准和适用范围。方法同时采用HET—CAM法和动物试验对32种化学物、187种不同种类化妆品进行检验,以4种不同分级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四种分级标准中第三种分级标准(0~6无/微刺激性、6.1~12轻刺激性、12.1~16刺激性、16.1~21腐蚀性)与动物试验的分级标准具有较高的等级相关性及一致性,且面膜类和眼部护肤类产品的结果一致性为最好。结论HET—CAM试验的分级标准采用第三种标准比较合适。面膜类和眼部护肤类产品可用HET—CAM法完全替代动物试验而对于洗面奶类、染发类、烫发类和洗发类的产品,只适宜作为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5.
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hi规定水样中细菌总数测定是IIn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t: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我们在检测实验中发现水样培养时间的长短对菌落计数结果影响很大,为此开展本专题实验。l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不同类型生活饮用水水样50份,其中包括市区二次供水水样20份,由各送检单位送检;各种类型净水器过沪水样30份,净水器是省内各厂家企业送检产品,按产品说明书取样。1.2测定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普…  相似文献   
6.
家用净水器用于高层楼宇二次供水终端和自来水网络用户终端对饮用水进行再净化和再消毒已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各地水质状况及水质处理条件不同,检测评价方法各异,家用净水器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一卫生问题。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颁布,家用净水器的卫生管理已列入了监督监测的日程,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检测规范和标准对其卫生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1]。为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对家用净水器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提供有效的试验依据,受上级部门的委托,我们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家用净水器按有关试验方案进行微生物冲击试验,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曾有报道某些人在使用化妆品后引起皮肤接触性过敏性皮炎[1 ] ,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 ,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其中原因可能与化妆品成分中含有致敏原有关。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我国现行法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法监发[1 999]第 5 77号 )要求国产与进口的特殊用途化妆品 (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健美、美乳、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须进行动物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现将 2 0 0 0年部份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由化妆品生产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兔模型的研究,了解有效治疗前后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为探讨特异性抗体检测用于疗效考核的价值提供参考。方法自感染的鱼体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经口感染7只家兔,14周后给予吡喹酮治疗,使用SPA-ELISA法检测感染及治疗前后血清IgG抗体,观察针对华支睾吸虫粗抗原的抗体消长规律。结果7只实验兔均感染成功,抗体水平在感染后2-4周内显示不同程度的上升,至第4周均达较高水平.8~12周继续上升至峰值(0.143—0.307)。经过有效驱虫治疗,特异性抗体水平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兔(71.4%)在治疗5周后下降显著。到死亡或饲养结束,71.4%的实验兔A值降至0.1以下,为感染前的1.28-1.80倍。此外,解剖观察显示。完全驱虫治疗7或10个月后的3只兔肝仍可见病理性结节。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IgG抗体水平的上升较早,部分兔感染后约2周就有明显上升,使用高敏感度的抗体检测方法有助于对部分感染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驱虫治疗后,大部分实验动物显示抗体水平先快速后缓慢下降的规律,血清抗体滴度的动态观察具有一定的疗效考核价值。此外,本研究显示单纯驱虫治疗并不能使华支睾吸虫感染动物的肝脏病理改变很快恢复,提醒我们在防治工作中须重视该寄生虫寄生所引起的长期肝脏损害,将预防感染放在第一位的同时.对感染者的治疗应联合使用肝脏康复药物。  相似文献   
9.
380种防晒化妆品卫生毒理学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广东省防晒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方法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版/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防晒产品380份,不合格率为9.2%。其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不合格率为6.3%;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为2.9%。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结论]部分防晒化妆品有潜在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化妆品的作用安全性,控制化妆品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卫生部于1999年在《化妆品卫生标准》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制订了《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版),此规范实施2年后,卫生部再进行修订,于2002年1月开始启用新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对化妆品的卫生学指标进行检测,新的规范在某些检测方法和结果分级方面与旧规范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