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1].难治性心衰又称顽固性心衰,指应用一般纠正心衰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利尿剂应用而无明显疗效者[2-3].脑钠肽(BNP)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RAAS的活性、抑制心肌纤维增殖等多种生化效应[4].本研究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观察其短期疗效,为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新活素对伴有胸腔积液的心衰患者短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4例心衰伴胸腔积液的临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新活素为期7d的短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周后两组心功能、NT-proBNP、胸片及临床症状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衰伴有胸腔积液的患者,应用新活素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乳腺肿瘤患者家庭复原力、压力知觉与其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使用家庭复原力问卷、压力知觉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408名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408名乳腺癌患者中有焦虑问题的198人,占调查人数的48.3%;有抑郁问题的155人,占调查人数的38%;②家庭复原力各维度分及总分与焦虑呈现显著负...  相似文献   
4.
卜彤  曾昭华 《医学综述》1996,2(11):631-632
<正>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标准1.1.1 心功能衰竭标准 临床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心功能分级按美国心脏学会议定标准),且剔除因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的病例。1.1.2 心衰致肝损害标准①肝功能异常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为主,ALT/AST>1 ,且高于正常高限2倍;②排除肝、胆疾病及急性心肌梗塞;③排除心衰外的其它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芪对心率变异性、高频心电图、心室晚电位的干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35 例高血压病和/ 或冠心病住院病人注射黄芪注射液60 ml/ 日×1 周,前后作高分辨率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治疗前心率变异性低下、高频心电图阳性、心室晚电位阳性及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的检出率分别是54-4 % 、40 % 、34-3 % 和80 % ;治疗一周后,上述指标转阴率分别是35-3 % 、41-7 % 、44-4 % 和81 % 。结果提示:黄芪能调整心脏的植物神经支配失衡和心电不均一性,起到心电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硫氮酮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4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使用硫氮酮治疗的观察组A组15例、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硫氮酮治疗的观察组B组15例和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5例,对3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A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为93.3%,均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A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3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NST、∑ST和24h心肌缺血总负荷无区别。观察组A、B两组用药1个月后、用药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NST、∑ST和24h心肌缺血总负荷情况较对照组改善,观察B组的上述指标也较A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硫氮酮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7天),就诊当天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mg,次日起予氯吡格雷150mg/d维持。对照组:治疗次日起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治疗,余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对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4±0.6)次VS(3.8±1.1)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3±1.4)min VS(13.9±6.5)min,心电图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VS 6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150mg/d和75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高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因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目前认为的安全范围较大的良好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往关注的重点大多在于负荷量的多少对药效的影响,以致于对口服给药早期的观察不够谨慎.本文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患者口服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提醒临床应重视用药的个体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曾昭华  卜彤 《临床医学》1997,17(5):27-28
心功能衰竭(心衰)是严重的心脏事件,病死率极高。心衰患者的预后是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其病死率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肝功能损害是其中一个因素,此点已有共识。但肝功能损害对心衰病死率干预的程度及预后监测则罕见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标准:符合美国心脏学会议定标准分级,心功能Ⅲ~Ⅳ级,且剔除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的病例。肝功能损害病例标准: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高于正常高限2倍,且与谷草转氨酶之比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