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公共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研究现状与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简要分析绩效考核的研究状况及公共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现况,阐述了目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绩效考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组织绩效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估,而绩效指标体系又是绩效评佑的基础和内容,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组织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模型和概念性框架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建立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主要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利弊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提出对我国疾控机构组织绩效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及其比重现状与变化趋势。方法:本文以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与统计分析。结果: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仍呈上升趋势,但比重有明显下降;城市居民卫生费用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均不同。结论:继续增加我国政府卫生投入及其比例,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分层整群抽样,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结合的方法。结果:976名调查职工中,所在单位开展绩效考核的占67.9%,考核周期主要是年度考核,不同级别机构绩效考核内容的侧重不同,考核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员工实际工作状况。考核结果实际用途与职工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别。结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考核周期过长,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有限;疏忽了对职工绩效反馈及双向沟通等问题,尚需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就医行为现状和卫生服务需求,为大学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就医行为及卫生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男大学生患病后首选药店自购药品者占40.4%,女大学生患病首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占39.6%;在感到身体不适时影响就医的第一要素是自认为病情较轻;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健康体检。结论:通过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加强药品知识教育,宣传健康体检理念,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就医行为,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概述,分析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原因。基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特殊性的基础,提出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实现路径:即完善西方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适应性改造,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医务社会工作伦理相互通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7.
客观、有效地评价应急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保持和促进应急能力发展,最终实现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测评方法及其应用,汲取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和能力测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培训质量评估是培训和再培训的保证和基础,是每个培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也离不开评估。通过对经典培训评估模型Kirkpatrick四层次模型、Kaufman五层次模型、Philips五层次ROI框架模型、CIRO模型和CIPP模型进行介绍和评价.探讨各模型对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的适宜性,以求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评估体系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慢性病患病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分布规律。方法:以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结果: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慢性病患者中老年人口居多。结论:医疗保险机构应对慢性病患者给予一定的门诊报销或补偿,政府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以期进一步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卫矛总黄酮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基质与药物比例、滴制时药液的温度、滴速、冷却剂的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外观、丸重差异、溶解时限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结果基质与药物比例为3∶1,滴制时药液温度为80~85℃,滴速为15~20滴/分,冷却剂二甲基硅油的温度为20℃为最佳工艺条件。结论本实验筛选出了卫矛总黄酮滴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制备的滴丸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