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 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 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 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3.
销屑病诱发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量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如精神压力、外伤、感染及某些药物等)在银屑病的发病、加重或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1]。国内外对银屑病诱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别或单因素分析,我们对银屑病的诱因进行了多因素研究,系统调查了 182例银屑病首次发病患者的发病前经历。 一、资料和方法 (一 )银屑病组: 1997年 12月 1日至 1998年 12月 1日,在我科门诊选择首次发病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182例 (均无银屑病家族史 ),其中男 99例,女 83例,年龄 3~ 72岁,平均年龄 28.46岁;根据 Henseler[1]的分类标准,把银屑病患者分为Ⅰ 型和Ⅱ 型,Ⅰ 型 (早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中药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17、IL-22、IL-23的影响。方法: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0例。中药组采用1:2服凉血活血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采用NB—UVB照射治疗。采用ELISA法对40例患者治疗前后和10例对照组的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IL-17、IL-22、IL-2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中药组、联合组IL-17、IL-22、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前后自身IL-17、IL-22、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组3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B—UVB照射联合中药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治疗组予以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单个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及降低瘙痒面积、瘙痒持续时间、干燥、鳞屑、抓痕血痂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活血祛风法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由于运动、摄入热的食物或饮料、出汗及情绪激动等因素使胆碱能神经发出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然后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水平增高致释放组胺而发生风团[1]。1病因病机胆碱能性荨麻疹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瘾疹"、"赤疹"之说,《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少阳有余,病皮瘾疹。"依据病程的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诠释,年轻、靓丽,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主题。女性面部皮肤衰老是指面部皮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两方面的损害,其主要证候特征为:皮肤黏膜无光泽,组织弹性减低、含水量减少,面色晦暗,皮肤变薄、萎缩,起皱等。中医美容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天然、副作用小、无创的美容技术,为不少爱美人士所青睐。祖国医学对人体衰老机理的研究较多,有代表性的衰老学说有七、八种之多,可概括为主虚说和主虚实说两大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可能的遗传模式。方法 应用Penrose法、Falconer回归法及SAGE-REGTL软件对1043例银屑病患者及家系进行复合分离分析和遗传度计算,以探讨银屑病的可能遗传模式。结果 104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有家族史者305例(29.24%),无家族史者738例(70.76%);Penrose法计算,s/q接近1/q;一级、二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是0.670和0.466;通过复合分离分析不符合单基因显性、隐性、共显性遗传模式及环境模式和非主基因模式。结论 遗传分析提示寻常型银屑病不符合单基因遗传,而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式或多因子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泽漆颗粒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区的皮肤镜表现。方法 将45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分别口服复方泽漆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8周。采用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血管银屑病面积严重性指数(vascular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VPASI)对皮损区皮肤镜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皮肤镜V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ASI评分、皮肤镜VPASI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泽漆颗粒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疗效较好;皮肤镜可用于评估血热证银屑病皮损恢复情况及药物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吸烟和嗜酒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吸烟与嗜酒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Epi分析统计软件对临床收集的6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30例正常对照中吸烟和嗜酒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性银屑病患者中吸烟与嗜酒人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女性银屑病患者吸烟人数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银屑病患者吸烟、嗜酒的数量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吸烟、嗜酒的数量愈大,发病的程度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