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外治法在治疗全身性内科疾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在治疗哮喘方面尤为突出。但对于其治疗哮喘的机制尚未明确,该文通过论述皮肤免疫系统和神经调节两条潜在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1124例就诊者分别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种病原体.结果:STD感染率为59.0%,其中36.0%为混合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最高,为40.1%;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P=0.005);STD患者主要集中在21~3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和干部职业;STD病原体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二者在性别、年龄和婚姻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D病原体感染者平均性伴数高于非感染者(P=0.005).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STD感染率较高,其中沙眼衣原体所占比率最高;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21~30岁、低学历者、工人和干部为STD的主要感染群体;多性伴数者更易感染STD;STD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性病门诊2006~2010年男性生殖器疱疹流行趋势和特征。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性病门诊2006~2010年男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辖区内2006~2010年共有男性生殖器疱疹患者130例,年龄18~76岁,其中30~39岁年龄组占31.54%。主要集中在工人40例(30.77%),干部职员39例(30.00%)。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比例最高,性伴职业以服务员为主。结论:天津地区生殖器疱疹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根据流行出现的新变化,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苯并芘(BaP)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BaP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aCaT;噻唑蓝法(MTT)检测BaP对HaCaT增殖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中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对细胞的抑制更为明显,且存在量效关系;BaP对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起到明显的上调作用,成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aP可以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中MMP-9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UVB照射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MTT方法测定UVB照射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UVB照射后HaCaT细胞中MMP-9 mRNA的表达。结果: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抑制,MMP-9 mRNA表达增强;随UVB剂量增加,照射组的MMP-9 mRNA表达逐渐增多,与未照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B照射可引起HaCaT细胞中MMP-9 mRNA表达显著增加,且与UVB照射剂量呈正相关,与光老化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整合素α6 mRNA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初发和复发(各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整合素α6 mRNA的表达,另选3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非尖锐湿疣人群作为对照.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q检验).结果 整合素α6在正常包皮组、初发尖锐湿疣皮损组和复发尖锐湿疣皮损组中mRNA的表达(整合素α6/GAPDH)分别为0.25±0.10、0.79±0.16和1.07±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687,P=0.001).结论 整合素α6可能在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中发挥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尖锐湿疣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本地区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分离株对阿奇霉素的药物敏感性,筛查耐药株,以及体外阿奇霉素与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利福平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 将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出的41例沙眼衣原体临床株,传代培养至感染率达90%以上,收集标本进行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利福平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与莫西沙星、阿奇霉素与多西环素、阿奇霉素与米诺环素、阿奇霉素与利福平4组抗菌药物联合后的体外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阿奇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为0.063~0.5μg/ml.阿奇霉素与莫西沙星、多西环素和利福平体外联合时对分别对51.22%、53.66%和58.54%的菌株为协同或相加作用,统计结果显示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与米诺环素联合时对90.24%的菌株为拮抗作用.结论 在体外,阿奇霉素与莫西沙星、多西环素或利福平联用,能够提高各自的抗菌活性,可能对治疗沙眼衣原体反复感染或持续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一种抗菌药物;相反,阿奇霉素与米诺环素联合应用时,它们之间的拮抗作用将极大地降低各自的抗菌活性.联合药敏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单独药敏实验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病毒的感染,首先需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定病毒受体的识别与黏附才能感染宿主细胞.整合素α6亚单位属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主要在正常上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KC)的基底层特异性表达.[1]而人乳头瘤病毒(HPV)对宿主造成的损害,首先是以感染宿主KC的基底层为起始的,并最终导致人体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形成疣状皮损.整合素α6基因在HPV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是否存在差异?其在HPV黏附中是否发挥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HaCaT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经不同剂量(0、30、60、90 mJ/cm2)UVB照射;用MTT方法测定UVB照射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UVB照射后HaCaT细胞中MMP-9 mRNA 和 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大,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降低,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不同照射剂量各组间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大,MMP-9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与0 mJ/cm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MMP-9和TIMP-1可能与光老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源性吲哚及γ-干扰素对国内沙眼衣原体优势株E-UW-5/Cx型标准株及临床株生长的影响,并与国外优势株D-UW-5/Cx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DMEM-10、DMEM-10加5ng/mL重组人γ-干扰素和DMEM-10加5ng/mL重组人γ-干扰素及50μmol外源性吲哚三种细胞培养液培养沙眼衣原体至48h,甲醇固定后计数包涵体,观察γ-干扰素及外源性吲哚对E型、D型沙眼衣原体标准株及临床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DMEM-10+IFN组衣原体包涵体计数明显低于DMEM-10组和DMEM-10+IFN+I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EM-10组和DMEM-10+IFN+IND组包涵体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型标准株、临床株与D型标准株、临床株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FN-γ作用下,沙眼衣原体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加入外源性吲哚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可以逃逸IFN-γ介导的清除作用,恢复其感染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