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多见,腔内修补是通过封堵内膜裂口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近端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位置成了制约手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被封堵引起的动脉缺血是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EVR)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120例,其中行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笔者将近几年的临床资料中的142例以胃脘痛为主证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作一分析,并就有关证治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42例患者中,男87例,女55例;年龄以30~59岁者居多;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到40余年。多数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CT征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1例周围型NSCLC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像的相关性。结果⑴41例肺癌中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3%,在鳞癌、腺癌和其他类型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Ⅲ Ⅳ期与Ⅰ Ⅱ期肺癌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CT上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胸膜/壁浸润者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上述征象者(P<0.05),而肿瘤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的有无与CD44v6的表达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蛋白表达与周围型NSCLC的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是评价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CT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壁浸润及纵隔淋巴结增大的肺癌CD44v6蛋白呈高表达,侵袭转移能力较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67例成人小肠套叠患者的临床及MSCT表现,对比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肿瘤性小肠套叠患者41例(肿瘤性小肠套叠组),肠套叠数量53处,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12例。非肿瘤性小肠套叠患者26例(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组),肠套叠数量30处,其中原发性20例,非肿瘤性良性病变6例。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组的套管长度(4.6cm )、套鞘直径(2.8cm)均小于肿瘤性小肠套叠组(分别为13.4cm和4.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组伴肠梗阻患者(n=3)少于肿瘤性肠套叠组(n=18),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肠套叠组9例患者为多处套叠,发生比例高于非肿瘤性肠套叠组的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肠套叠组53处肠套叠均可见引导点。结论:成人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小肠套叠的临床和MSCT表现有一定差异,判断肠套叠有无引导点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4例孤立肾鹿角性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鹿角性肾结石14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肾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一期顺利完成手术,1例行二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20.8±3.0)个月(12~24个月),术后一周结石清除率为:85.7%(12/14),手术时间为:(60.8±15.4)min,平均住院时间(8.2±2.6)d,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肌酐值分别为:(152.8±61.3)umol/L、(104.9±38.5)umol/L、(100.5±43.9)umol/L,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为:1例术中出现肾穿透伤,1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鹿角性肾结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输卵管与卵巢脓肿的SCT及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脓肿(FTA)、输卵管卵巢脓肿(TOA)的CT和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单纯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和MR扫描资料,16例行CT扫描,4例行MR检查。结果单纯输卵管脓肿6例,CT表现附件区管状囊性肿块4例和输卵管增粗2例,管腔内可见小分隔、积脓,管壁增厚且明显强化。输卵管卵巢脓肿14例,表现为附件区厚壁多房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CT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脓肿实性部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均匀强化,囊性区无强化。继发征象包括脓肿周围条索及网格状影5例,与子宫体粘连分界不清12例,输卵管系膜增厚8例;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5例;直肠周围脂肪水肿模糊8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10例;输尿管扩张3例等。结论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CT及MR为输卵管与卵巢脓肿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粘液瘤8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影像表现。结果 (1)典型CT表现:8例均出现腹、盆腔脏器扇贝形压迹;7例表现为腹腔、盆腔脏器周边的分房粘液团块,可多发或单发;单发/多发者其内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增强后边缘性强化;囊壁厚度一致或不均。(2)不典型CT表现:3例可显示原发病灶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5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浸润性改变。7例合并有腹水;2例合并钙化。对于不典型CT表现,在CT征象上与其它非粘液癌性腹膜炎相仿,也较难鉴别。结论 CT检查对腹膜假性粘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其中25例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8%,特异性为94.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支架管腔、钙化病变显影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消除MRI伪影的各种手段。方法:原始组选择我院MR扫描仪伪影出现比较频繁的检查患者2000例,改进组为经过工程师和技师多方面分析问题后,采取适当抑制伪影措施后的检查患者2000例。结果:原始组伪影例数比例为18.45%,改进组伪影例数比例为4%,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结论:通过对二组病例研究,我们了解了伪影产生的原因及比较有效的消除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颞叶癫痫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hpsAchieva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38例颞叶癫痫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和海马’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分别对癫痫患者病灶侧与正常侧,病灶侧与正常对照组海马的NAA/(Cho+Cr)、NAA~r和NAA/Cho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癫痫患者组癫痫侧、正常侧和对照组海马的NAA/(Cho+Cr)值分别为(O.424-0.06)、(0.67±0.09)、(O.72±0.07),癫痫组癫痫侧与正常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尸〉0.05)。以NAA/fCho+c0来检出癫痫,灵敏度曲线呈现低一高一低的变化,在0.60时,灵敏度最高。结论-H—MRS不仅能早期诊断海马硬化,而且可进一步提高术前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