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少关节炎型.在发病早期因伴有持续性高热,受累的关节局限于单个大关节,极易与化脓性关节炎混淆而误诊误治。1993~1996年我院共住院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40余例,其中12例曾在院外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现分析如下。12例中2岁1例,7~14岁11例;男女分别为8例和4例。全部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程在1个月以内的5例,1~2个月内的6例,2个半月1例。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最多.单侧膝关节受累8例,单侧膝关节伴单侧髋关节2例,双侧膝关节伴单侧髋关节1例,双侧髋关节伴单侧膝关节1例。关节局部均表现为红肿热痛…  相似文献   
2.
弹力绷带外固定头皮留置针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国华  张俊霞 《河北医药》2003,25(7):486-486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儿科中常因传统方式固定不当引起脱针 ,如患儿用手随意乱抓或因头部出汗多、胶布不粘、固定不牢、家属照顾不周等 ,给患儿造成不应有的痛苦。自 2 0 0 2年 4月开始我科对 0~ 2岁的患儿采取了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方法选择好血管 ,皮肤常规消毒面积大于敷贴 ,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 ,使用透明敷贴固定针头后 ,可将头皮针软管盘于敷贴上用一块无菌纱布覆盖 ,再用一条白胶布大于敷贴长固定于皮肤上 ,最后根据患儿头围大小剪一块长约 10~ 15cm的弹力绷带围头固定。2…  相似文献   
3.
<正>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较多见,易导致孕妇严重的多脏器功能损害以及围生儿患病率增高,对母儿造成很大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本研究对我院83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诊治方案对母儿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眩晕病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之一,传统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对近5年文献的整理,从脏腑、病因角度对眩晕辨证进行分类,从而丰富眩晕病的中医证型,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Ⅲb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17例Ⅲb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共21个病灶)。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60~80W,根据肿瘤大小及形状选择单根或多根消融针进行消融。术后1周行以铂类为基础联合方案化疗,同期或序贯行纵隔转移灶调强适形放疗(IMRT)。结果消融治疗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消融完成17例,完成率100%。3月后增强CT对原发灶进行疗效评价,根据RECIST实体瘤评价标准CR 3例,PR 8例,SD 5例,PD 1例,有效率(CR+PR)为64.71%。局部控制率(CR+PR+SD)为94.12%。微波消融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7例发热,无针道转移,术后30d内无患者死亡。放疗相关并发症有3例放射性肺炎、4例放射性食管炎,4例白细胞值降低,对症治疗后均好转。随访3~30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5.5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41.18%。结论微波消融可微创、安全、有效地治疗周围型肺部病灶,联合放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并可避免胸部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指(趾)端甲床缺损常采用残端修整术、断层甲床移植或自体真皮植皮修复术、皮瓣或甲瓣移植术等,虽可达到关闭创面的目的,但是均有不足之处.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我们对39例45指及8例8趾的甲床缺损,采用人工真皮修复,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1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外露者,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进行修复。其中8例面积为2.5cm×1.0cm-5.2cm×2.2cm的皮瓣.在腕上皮支下行支轴线上切取:3例面积为5.5cm×3.0cm×6.2cm×3.8cm的皮瓣,在腕上皮支下行支及上行支轴线上切取。皮瓣切取后,8例下行支皮瓣内腕上皮支主干均直接与受区指动脉吻合,3例合并有上行支的皮瓣均移植了前臂静脉与受区的指动脉吻合,皮瓣内的皮下静脉或伴行静脉分别与近端指掌侧或指背侧2-3根静脉吻合,将皮瓣内携带的1条尺神经手背支与指固有神经接合。结果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并获得4~17个月随访。皮肤弹性、色泽、质地良好,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9-12mm。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供区隐蔽,血管穿支位置恒定,不损伤主干血管,供区损伤小,切取简单。修复手指缺损外观满意,可携带神经恢复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创面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9.
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每天0.5μg/kg,皮下注射,治疗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粒细胞减少5例,粒细胞缺乏12例,治疗中位时间分别为70天和96天,粒细胞减少中3/5例及粒细胞缺乏中8/12例治疗后较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1倍以上,有效病例新发感染率明显下降,对骨髓中幼稚细胞比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风病患者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探讨中风病人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为从体质调控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寻找一条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01例患者,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作脉搏、血压、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痰湿质55例,阳虚质46例,气虚质31例,阴虚质11例,分别占27%、23%、15%、5%,占全部患者的71%;痰湿质与气虚质及痰湿质与阳虚质的胆固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风病患者中以痰湿、阳虚、气虚、阴虚4种体质类型为主,痰湿质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质和阳虚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