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9篇
  免费   1118篇
  国内免费   572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436篇
妇产科学   271篇
基础医学   747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3527篇
内科学   1461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291篇
特种医学   6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18篇
综合类   5665篇
预防医学   2535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2379篇
  21篇
中国医学   2043篇
肿瘤学   654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504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284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334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1114篇
  2007年   1154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839篇
  2002年   737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342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目的:探索以系统化、标准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于眼科医院新冠疫情精准防控切实可行的防控体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自2020年2月24日至3月2日期间,以标准化病毒核酸检测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检测作为所有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同时也为返岗员工提供病毒核酸检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检者对鼻咽拭子采样的接受度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99例患者血液学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异常比例,其中SAA检测结果增高1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2例、增高5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减低1例,CRP增高2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33例本院职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12%的受访者对鼻咽拭子采样接受度评分较低。受检者在核酸检测前后思想压力评分较高的比例分别为46.7%和6.7%。结论:该项举措一方面为术前新冠病毒肺炎筛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可能,有利于减少二次传播的风险,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缓解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 循环在消化道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营养全程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运用PDCA循环对80例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伴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全程管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结果 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均有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消化道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营养全程管理中有较大的优势,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以“患者需要”为中心的最贴心、最及时服务,达到了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效果[1]。优质护理使我体会到护理模式也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护理过程中护士语言技巧与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关系。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人患病后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疾病康复。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对患者的多方面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降低患者投诉率,促进康复,在临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开展护理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糖基抗原CA19-9水平,应用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提出的癌症核心量表-30(QLQC-30)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白细胞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基础上加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疗导致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输卵管积水对IVF-ET结局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着床率和妊娠率降低以及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升高。输卵管积水可能通过机械性作用、胚胎毒性、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卵巢功能等影响IVFET妊娠结局。IVF-ET前对输卵管积水进行治疗处理,可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但是因为各种手术的利弊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目前对于输卵管积水的处理原则尚不统一。中医药治疗可采用多种方法治疗输卵管积水,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优势。手术和IVF-ET治疗前后可联合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助于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80例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30例为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引发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的年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反复呼吸道感染情况等均是引发小儿出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主要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2岁、住院时间>11 d、发热时间>15 d、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均是引发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引发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导致持续性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 分析870例持续性特发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听力学结果、耳鸣匹配实验、耳鸣残疾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患者耳鸣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 结果 (1)性别(P<0.001)、年龄(P=0.010)、耳鸣主调声频率(P=0.005)、听力损失(P=0.037)、焦虑程度(P<0.001)、睡眠状况(P<0.001)在THI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程(P=0.053)、侧别(P=0.437)、主调声响度(P=0.120)在THI分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女性患者特发性耳鸣的程度较男性更为严重;低频较高频更扰人;焦虑程度和睡眠状况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而病程、侧别、耳鸣主调声响度不是影响患者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络;结合各地诊疗方案提出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指出疫毒袭肺、邪热壅肺、毒热闭肺为其核心病机;分析中药连花清瘟理论组方特点及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佐证其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