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武勋教授认为气化是中医对人体新陈代谢的高度概括,气化失司,机体则会产生痰饮、水湿、浊毒、瘀等病理产物,并进一步影响气化。冠心病之本虚在于脏腑气化功能失常,重点在心,旁及四脏,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是发病重点。由于人体精微不得正化,形成病理产物,痹阻心脉,构成冠心病之标实,因此对冠心病治疗分为实证期于虚证期,治疗的目标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利用中药纠正机体的失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气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病机,气—血—水之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水液代谢障碍轴,中焦脾胃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气化是世界事物存在和运动的一种普遍形式,是生命活动的本质。若无气化,气将永远处于混沌状态,万物亦不复存在。水液的输布、蒸腾、排泄都是在气化的参与下完成,并通过脏腑为载体,以三焦为通道,环流周身,营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效地防止水在体内的积聚。  相似文献   
3.
天麻钩藤饮现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对其进行的研究也从药理、药效、质量控制等方面逐渐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1)在临床应用方面,运用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对天麻钩藤饮治疗疾病的疗效评价多单纯运用主观症状的改善来衡量,客观指标过少,影响了实验的可靠性和说服力。(2)在药理研究方面,天麻钩藤饮药理作用复杂,目前对其进行的研究以血清药理学方法为主,但试验指标相对滞后,重复性研究较多,突破性进展较少。此外,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不能脱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不能忽略病与证的结合问题,故规范动物试验模型是试验成功的前提,同时应密切结合其病理变化寻找研究方向。(3)天麻钩藤饮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面目前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由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能够阐明其药用功效、作用机制,是其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保障,故从整体入手研究天麻钩藤饮的药效物质基础将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田芬兰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精通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对于脏腑阴阳表里辨证理论研究颇深,并善于将中医的基本理论观察于临床,进而反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并且用于治疗,体现了中药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已有较为完善的认识,中医学对心衰病机的相关研究多从宏观脏腑着眼,而结合"玄府气液说"—中医学对病机的微观认识,试以探窥心衰形、气、神同病的中医病机。"脏腑—气液—玄府"以"气液"介质联系宏观之脏腑、微观之玄府,以丰富中医药对心衰基础与临床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和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中医药病证分类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分期辨证论治方案及组方,将其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保和颗粒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保和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7d,进行胃液含量测定及胃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心衰大鼠模型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保和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可降低慢性心衰大鼠的胃酸分泌量(P0.05或P0.01);高、中剂量保和颗粒可以增加慢性心衰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保和颗粒各剂量组中以高剂量组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保和颗粒可以通过降低慢性心衰大鼠的胃酸分泌量、增加慢性心衰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以助于慢性心衰大鼠的食物和药物摄入、消化和吸收,促进药物发挥疗效,从而对心衰的治疗起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历来重视对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在中医经典古籍中多有论述.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减弱时间、消失时间.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提出和不断拓展为中药复方的时效关系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基于血清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病-证-方-量-时-效”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雪上一枝蒿是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以块根入药,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其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归肝经.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虫蛇咬伤和各种痛症[1],多为外用,内服慎用,宜在医师指导或监视下服用,每日用量为25 ~ 50 mg,极量为70 mg.因其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常因煎煮时间不当、饮用过量、误服等发生中毒.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因误饮雪上一枝蒿药酒后发生中、重度中毒,导致室颤及休克,经积极治疗成功获救.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指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血压升高的特殊高血压。根据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本虚标实证,以远期调节为治疗目的,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