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天灸防治膝骨性关节炎机理探讨及取穴用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且较为难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俗称"老寒腿".由于对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目前尚未找到治疗骨关节炎理想而有效的方法[1-3].天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外治法,具有透皮给药的优点,不经消化系统破坏和肝脏分解,而且由于穴位给药,药物成分通过经络感传影响层次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相互激发和协调作用,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使药物的外治法优于内服效果[4] .由于该疗法价廉方便,易为患者接受,所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从民间跨入中医正规疗法之堂[5].  相似文献   
2.
洪昆达  万甜 《西部医学》2015,46(5):43-44
目的研究透骨消痛胶囊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6月龄新西兰兔40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造模组用4%木瓜蛋白酶双膝关节腔注射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透骨消痛胶囊水溶液100 mL/d灌胃,对照组用壮骨关节胶囊水溶液100 mL/d灌胃,Western R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p—ERK1/2、p—JNK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关节软骨中p-ERK1/2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对照组(P<0.05),p—JNK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对照组(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可通过上调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p—ERK1/2蛋白的表达,下调p-JNK蛋白的表达,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合透骨消痛胶囊内服对疼痛性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镇痛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原则将9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温针合透骨消痛胶囊)30例;对照组1(温针)30例,对照组2(透骨消痛胶囊)30例。结果:经10天治疗,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2.86%和93.33%,观察组优于2组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2组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合透骨消痛胶囊内服有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温针疗法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灸量不同疗效也不同.目的:验证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12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治疗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施以温针艾灸弱、中、强刺激.经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温针艾灸弱、中、强刺激的有效率分别为88%、95%和95%;中、强刺激组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均优于弱刺激组(P<0.05),以强刺激组的效果最显著.说明温针艾灸中,强刺激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骨肽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加骨肽穴位注射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尤其在缓解疼痛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且McGill疼痛评分中疼痛强度(PPI)评分≥2分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针刺加骨肽注射液穴住注射组和单纯针刺组,治疗后按照McGill疼痛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症状积分的评定,并测定患者体内血浆β-EP的舍量变化. 结果 2组的McGill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2组的降低水平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体内的血浆β-EP含量均有升高,升高幅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加骨肽穴位注射和单纯针刺2种方法 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同时针刺加骨肽穴位注射法更优于单纯针刺法,尤其在缓解疼痛方面.  相似文献   
6.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电脑中频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温针灸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疑难杂病之一,属中医"骨痹"、"骨蚀"、"骨痿"的范畴[1]。其发病常以风寒湿邪为外因,肝肾不足为内因,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虽然在病因上有内外不同,病机上有虚实和虚实夹杂的不同,可涉及肝肾诸脏。但不管多么复杂,活血化瘀法为治疗该病的基本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针配合踝针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配合踝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液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IL-1、IL-6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配合踝针能更有效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对照组给予单纯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 (IL-6)、β-内啡肽(β-EP)含量.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8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CRP、IL-1、IL-6均明显降低,β-EP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IL-6低于对照组,β-E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能更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万甜  吴敏瑞  齐振熙 《中国骨伤》2014,27(3):224-228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激素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内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Cbfαl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体重0.9~1.3 kg,腹腔注射麻醉后,无菌条件下作胫骨和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抽取骨髓血,分离出BMSCs,体外培养并传代,取第3代生长状态良好的BMSCs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BMSCs成脂分化,抑制其成骨分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低、中、高剂量组加入地塞米松作用的同时给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干预;空白组无特殊处理。1周后检测各组细胞内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活性、Cbfαl及Ⅰ型胶原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兔BMSCs内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Cbfαl及Ⅰ型胶原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而HSYA各组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可能与对抗激素诱导下的BMSCs成骨分化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