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1.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中医学将其列为"风、劳、臌、膈"四大顽症之首。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中风。因此,缺血性中风已成为我国中风病防治研究的重中之重,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根据通信作者万海同教授提出的"气阴两虚致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3个黄酮类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特征及其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对CYP450酶亚型活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研究药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安全浓度范围,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双向转运机制,以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检测指标,考察时间、浓度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转运的影响,利用Cocktail探针法研究药物对CYP450亚型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从顶侧(apical,AP)到底外侧(basolateral,BL)(AP→BL),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的Papp>10-6 cm/s,表明其吸收性良好,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Papp为10-6cm/s,表明其吸收性一般;且三者的转运量随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BL→AP的转运量与AP→BL的转运量的比值小于1.5,其中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的转运都受到P-gp外排蛋白的外排作用;补阳还五汤黄酮类有效成分明显降低了CYP2E1、CYP1A2酶探针底物的代谢量(P<0.05)。结论 3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方式均为被动转运,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素明显受到P-gp的外排作用,补阳还五汤黄酮类有效成分可以增加主要通过CYP2E1、CYP1A2酶代谢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3.
武宇佳  万浩芳  李畅  万海同  杨洁红 《中草药》2022,53(21):6686-6697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HPLC-Q-Exactive液质联用技术的通脉降糖胶囊(Tongmai Jiangtang Capsule,TJC)全局定性分析的检测方法,同时应用液相色谱建立TJC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为TJC的全面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Thermo Fisher Q-Exactive液质联用系统对TJC化学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数据库、文献检索及对照品比对等手段进行TJC成分鉴定。采用Capcell Pak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 μm),以0.5%甲酸水溶液-0.5%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4 mL/min,对15批次TJC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建立指纹图谱,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指认,并对其中8个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共鉴定出TJC中150种化合物。15批TJC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7以上,共标定25个共有峰,指认其中8个色谱峰(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大豆苷、丹酚酸B以及丹参酮IIA),对其进行HPLC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目标成分均线性良好(R2>0.999),平均回收率均在95.30%~103.56%,质量分数分别为原儿茶酸0.204~0.482 mg/g、原儿茶醛0.345~0.516 mg/g、葛根素5.374~8.805 mg/g、3''-甲氧基葛根素1.148~2.075 mg/g、葛根素芹菜糖苷1.327~2.204 mg/g、大豆苷1.378~2.276 mg/g、丹酚酸B 3.065~4.918 mg/g以及丹参酮IIA 0.412~0.594 mg/g。结论 所建立的成分鉴定、指纹图谱和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可靠,适用于TJC的综合质量评价,可为TJC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黄总蒽醌提取物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大黄总蒽醌类药物预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大黄总蒽醌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前一周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 min后,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造模1.5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指数、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的测定,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有量。结果大黄总蒽醌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指数、脑含水量,减小脑梗死面积(P0.05),能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降低MDA、NO的水平(P0.01),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IL-6、TNF、IL-1β的含有量(P0.01)。结论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及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金丝桃苷(hyperoside,Hyp)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模型,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Hyp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1)。持续给药14 d后,采用Zea Longa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测定脑含水量。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HE染色观察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形态,TUNEL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和COX-2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Hyp干预能够显著改善MCAO/R大鼠Zea Longa评分(P<0.05),减少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CAM-1以及VCAM-1)的表达(P<0.05或P<0.01),并且有效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学改变和凋亡情况,显著抑制TLR4、COX-2、NF-kB、caspase-3、caspase-9以及Bax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Hy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抗炎、抗凋亡以及抑制TLR4/COX-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