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未患过SARS的无偿献血者与SARS康复者血清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2 2 2 7例未患过SARS的无偿献血者和 3 1例SARS康复者血清进行SARS病毒抗体 (IgG)检测 ,阳性的SARS康复者血清作倍比稀释 ,各稀释血清再用ELISA法检测以测定其IgG抗体效价。结果  2 2 2 7例无偿献血者有 11例抗体阳性 ,阳性率为 0 49% ,3 1例SARS康复者中有 3 0例阳性 ,阳性率为 96 8%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结论 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对筛选近期感染冠状病毒的献血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Sephadex—G50微柱凝胶血型试剂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卡式微柱凝胶血型试剂并应用于血型血清学试验。方法 以Sephadex-G50超细凝胶为分子筛载体,制备成中性微柱凝胶试剂卡、特异性凝胶试剂卡及coomb’s凝胶试剂卡并用于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抗体筛选和鉴定,对1000名献血者ABO及Rh(D)血型进行鉴定,其中A型272例、B型279例、B3亚型1例、0型437例、AB型11例;Rh(D)阴性2例,Rh(D)阳性998例;对100例输血前检查标本进行配血试验;以Coomb's凝胶试剂卡对抗-D、-C、-c、-E、-e、-Jk^a、-Jk^b、-Fy^a、-Di^a等9个抗体分别与谱红细胞反应做特异性抗体鉴定试验:同时以瑞士进口的DiaMed同类产品及常规的血型血清学试管法同步比较。结果 研制的卡式微柱凝胶血型试剂与瑞士进口的DiaMed同类产品比较,检验结果、敏感性、特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研制的卡式微柱凝胶试剂适用于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抗体筛选和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查,该试剂制备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CD36Ⅱ型缺失人群CD36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对CD36单核细胞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中心2012年6月—2016年6月的广东地区献血者2 300名,采用流式细胞术筛查出CD36Ⅱ型缺失表达者,并借助DNA测序仪对CD36编码序列做测序分析以弄清该人群CD36基因突变类型;运用Graph Pad Prism v5. 0统计分析CD36基因突变对CD36Ⅱ型缺失者单核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本组广东地区献血者CD36Ⅱ型缺失者比例为0. 96%(22/2 300),CD36Ⅱ型缺失者的CD36编码基因的突变率为27. 27%(6/22),突变基因类型分别为A1163T、1228—1239del ATTGTGCCTATT、198—205del GATCTTTG、C1156T、C268T和C380T。22名CD36Ⅱ型缺失者单核细胞的CD36表达量(平均荧光强度,MFI):6名存在单链基因突变的CD36Ⅱ型缺失者[Mt(+/-)组]与16名无基因突变的CD36Ⅱ型缺失者[Mt(-/-)组]及8名正常CD36表达献血者(WT组)分别为58. 10±7. 57 vs 139. 90±16. 33 vs 141. 80±15. 59(P0. 01)。结论广东地区CD36Ⅱ型缺失献血者中仅部分人存在CD36编码基因的单链基因突变,但突变可影响CD36在其单核细胞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孕妇CD36抗原的表达及其基因型。方法对在本中心做抗体筛查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的200名孕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血小板及单核细胞上的CD36表达,并对其中血小板或单核细胞上CD36抗原缺失者做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本组孕妇CD36缺失表达率为1.5%(3/200),3例CD36缺失均为Ⅱ型缺失(只有血小板上CD36缺失),未见CD36Ⅰ型缺失(血小板和单核细胞上CD36都缺失)。3例CD36缺失表达者基因测序分析:2例发生CD36基因突变,其突变位点分别是Exon12 A1163T和Exon5 329-330del AC,为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1例为正常CD36基因型。结论孕妇CD36表达缺失率与中国普通人群相似,缺失者CD36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后STR基因座位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病人异基因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后STR基因座位的表达。利用PCR—SSO方法检测患者、供者HLA-A、B、DR位点,并利用STR—PCR方法检测术后各个器官的STR-基因位点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患者与供者在HLA中、低分辨情况下A、B、DR位点全相合,患者的胸骨骨髓显示为供者独立植入,脾、左上肺、前臂、肌舌、左肝、胃、右颞叶、膈肌、右支气管、左心室、右肾均为嵌合状态。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供者的基因可在实体器官表达,形成嵌合状态.  相似文献   
6.
多凝集红细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红细胞上均含有T抗原,但一般情况被唾液酸包裹而不显示T抗原活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细菌感染、遗传因素或化学试剂诱导下[1,2],唾液酸酶催化裂解红细胞膜糖蛋白和糖脂上的唾液酸残基,主要是存在于A、B血型糖蛋白上的不稳定碱性四糖,导致T抗原部分或全部激活,从而产生T活化的多凝集红细胞,此类红细胞可与多数或所有ABO相容的含抗-TIgM的正常人血清凝集,但脐带血清或小于6个月的婴儿血清因无抗-TIgM而不与之反应。1病例简介2004年12月22日本中心收到某医院送来一疑难配血标本。患儿4月龄,ABO血型A型,RhD阳性,肠梗阻术后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156名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基因型。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5个STR遗传标记均具有高度多态性,杂合度均超过0.64,15个基因座的个体识别力在0.816~0.966之间,非父排除率在0.343~0.725之间,匹配概率在0.038~0.184之间。15个基因座的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 999以上,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75,累积匹配概率为8.84×10-18。结论:该15个STR基因座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用于移植术后供者植入状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并对其HPA及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HLA—Ⅰ类抗原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1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运用PCR—SSP方法,采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血小板同种抗原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以及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名患者单独表达HLA抗体,4名患者表达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3例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表达.其中以GPⅡb/Ⅲa为主。对17例患者HPA系统和HLA-Ⅰ类抗原基因分型,发现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0.676,b为0.324;HLA—A*02、HLA—A*24、HLA—A*11和HLA—B*60、HLA—B*13、HLA—B*46多见。结论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了解胛R与HPA/HLA—Ⅰ类抗原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广东汉族人群MICA基因第2~5外显子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118名广东籍汉族无偿献血者的MICA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MICA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其中MICA*010等位基因频率最高(25%),其次为MICA*019(16.5%)、MICA*008∶01(15.3%)和MICA*002∶01(15.3%),频率比较低的是MICA*033、MICA*009∶02、MICA*007∶02及MICA*004.与该基因在其他地区人群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广东汉族人群MICA等位基因的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检测灵敏度更高的流式细胞血小板交叉配型(Flow-XM)的试验方法。方法对104名临床血小板输注>3次的患者作Flow-XM试验,同时采用经典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NIH-CDC)方法作对照,比较2种方法的试验结果。结果血小板阳性检出率,Flow-XM试验为60.58%(63/104),NIH-CDC试验为26.92%(28/104)(P<0.01)。结论 Flow-XM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对原始结果全程质控,可使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实现了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