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椎体膏密度(BMD)变化特点.方法:40例老年骨质琉松症并发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年龄>50岁)进行腰椎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测定椎体包括L2-IA椎体,以BMD值为标准,研究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病变椎体BMD与非病变椎体的差异,结果:40例患者中病变节段椎体BMD值高于紧邻的非病变节段(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病变节段比其紧邻的节段BMD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诊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针灸联合手法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针灸给予治疗,2组治疗2个疗程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颞下颌关节活动度等评价指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率46%,总有效率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颞下颌功能活动、关节疼痛治疗后均得到明显好转(P0.01),治疗组好转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较好临床疗效,较单纯运用针灸治疗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督温阳针灸法联合自拟补肾通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均首先接受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通督温阳针灸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通痹汤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下肢肌电图、腰椎功能、日常独立活动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 67%)高于对照组(73. 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级和平均分值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治疗后股神经、腓神经、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传导速度(MCV)均显著增高,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减低,观察组治疗后SCV、MCV高于对照组,而动作电位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分级及平均分值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MCP-1、MAD水平显著降低,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通督温阳针灸法联合自拟补肾通痹汤治疗LDH的临床疗效佳,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促进下肢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提高腰椎功能和日常独立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调节机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足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在我院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占门诊诊疗量的8%,住院患者占20%左右.我院康复科自2003年以来运用针刀配合腰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我科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理疗及面肌操训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观察选取病例为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康复科门诊、神经内科住院部患者,80名患者均为发病2~4 d就诊,经诊断属急性周围性面瘫,自发病始服用地塞米松、肌注维生素B1、B12等药物,在抗炎、消除水肿、营养神经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并易于发生骨折、骨性炎症等全身性骨骼疾病[1-5]。双能X线分析仪(pDEXA)是测量骨密度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检查方法[6-10],使用方便,比较实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41例临床分析江苏省深阳市人民医院孙瑞芳,丁小刚,刘震远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可加重肺功能障碍.并可导致呼吸衰竭。本文分析41例内科处理的结果,报道于下。一、病例:41例中,男34例,女7例。年龄33~82岁。因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否是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0年12月因腰腿疼痛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500例女性患者资料,经X线检查判断无骨质增生232例,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4)正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记录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症状、运动、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测定腰椎(L2-4)骨密度,明确是否骨质疏松(OP);用t检验及X2检验比较骨质疏松症组和非骨质疏松症组的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象中各种可能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组和非骨质疏松症组比较:体重指数、运动情况、吸烟、饮酒比例有显著差异;根据多因素分析,体重指数、吸烟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运动与偶尔饮酒是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BMI每增加一个单位,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2.003(P=0.034).结论 体重指数是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骨质疏松症全髋关节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运动荷载作用下髋关节平均刚度情况.方法对1名患有腰痛病的中老年女性志愿者的髋关节进行双能X线扫描记录其骨密度,同时进行CT扫描成像,应用CAD造型软件minics10.1、magics1 3.0软件和abaques 6.9软件,采用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对髋关节周围组织赋予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髋关节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临床确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给予强骨胶囊(主要成分:骨碎补总黄酮)治疗六个月后检测并观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及人体骨密度的变化.研究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骨密度影响.结果 6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值均有所提高,其中腰椎(L3)骨密度T值上升2.11个单位,GT区骨密度测定值上升1.65个单位,而其骨矿含量相对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年龄分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清骨钙素测定值曲线不断上升.治疗6个月后,血清骨钙素曲线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血清骨钙素水平仍然高于正常人体骨钙素水平值.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人体血清骨钙素水平及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