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生存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其认知方式的形成必受当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中医医者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其认知方式的形成亦应如此。本文从近现代以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环境状况入手,探讨该历史时期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及其对中医医者认知方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地理和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医医者在认知方式上的某些共性和差异性,因此根据地理和文化环境的特点来把握中医医者的认知方式,不仅能为进一步模拟医者的思维轨迹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中决策群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指导的思维模式。而系统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从系统论的4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入手,分析系统思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体现,从而说明古人研究中医之时已经运用系统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此,旨在探索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并希望能为今天中医的研究提供一点思维方式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古代文献认为,中医胃的功能是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实现"化"的功能;脾将胃所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至全身各处,实现"运"的功能。脾主运、胃主化更符合古人对于脾胃功能的认识,厘清脾和胃的生理功能,对于完善中医的藏象理论及指导临床实践,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入选的10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四诊症状和体征进行完整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四特征五阶段”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然后运用统计学定性资料的统计表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候复杂,除脾胃系证候外还伴有肝系、心系、肾系、肺系、大肠系等诸多脏腑病证,其中肝系、心系、肾系病证与脾胃系证候比重相当;脾胃系证候中虚证主要表现为脾阳虚证、脾气虚证、胃阴虚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脾胃虚弱证或脾胃虚寒证;实证主要表现为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脾胃湿热证。其中脾阳虚证、胃阴虚证及脾胃虚弱证是虚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胃热证、胃火旺证、胃有瘀血证及脾胃湿热证是实证中较为突出的单一证候。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同时见有1—10个中医证候分型,其中同时存在4~8个证候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候。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以复杂证候群的形式存在,除脾胃系证候外还兼有肝、心、肾等其他脏腑病证,且多存在3个或3个以上证候分型.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建立并发展了丰富的中医理论体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任何辉煌成就的背后必有其相应优秀的认知方法,因此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中医经典理论,探索传统中医的认知方法。通过研究认为,中医传统的宏观揣测、临床体悟和取象比类方法,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梳理这些经典理论背后的认知方法,目的在于希望能为当前中医的科研提供一点认知方法上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芍药是《伤寒论》方药研究中存在争议较大的中药之一,目前主要存在药味之酸苦及品种之赤芍、白芍两类分歧。本文从文献源流考证、性味得出规律及其功效、《伤寒论》中该药的主治病证三个角度,进行药味与方药主治病证之间的横向对比研究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认知之间的纵向对比研究,最终认为《伤寒论》中所用芍药,赤芍、白芍同用的概率较大,且其味以苦为主,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挥破瘀逐痹为主的功效,此研究有助于指导学者对《伤寒论》中芍药相关方剂的深入理解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对伏邪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伏邪的来源分为外感伏邪及杂病伏邪两类,以期促进伏邪理论体系的完善,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地把握病因。  相似文献   
8.
从肺论治脱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治疗脱发多从肝肾入手,而从肺入手来治疗的却很少。本文以肺脏的生理特点为中心,对导致脱发的机理和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临床治疗脱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基于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平脉客观化表达规律。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44例平脉研究对象寸、关、尺脉搏信息,通过比较,总结平脉表达规律,并确定平脉寸、关、尺脉象指标95%置信区间。结果 平脉在同一研究对象左右手及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脉寸、关、尺血流频谱图均主要表现为单向双峰、单向三峰,但具体参数值存在差异,寸、关的差异指标为14个,寸、尺的差异指标为11个,关、尺的差异指标为7个;寸、关、尺各参数95%置信区间不同。结论 平脉在同一研究对象左右手及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异;平脉寸、关、尺存在差异,寸与关、寸与尺的差异指标远比关与尺的差异指标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舒片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随机分9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复制胃肠动力障碍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胃肠舒片、不同药物配伍及各单味药药液灌胃,连续用药7天,以葡聚糖蓝(BD)2000为标记物,观察胃排空和肠推进率。结果:胃肠舒片、白芍熟大黄、熟大黄甘草及单味熟大黄,均能显著提高胃排空和肠推进率,其中胃肠舒片与白芍熟大黄两组的胃排空率高于单味大黄组(P<0.05);白芍甘草、单味白芍及单味甘草对胃排空和肠推进率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肠舒片促进胃肠动力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芍熟大黄配伍后,芍药总苷和大黄素等物质发挥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