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用套式PCR法对2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者和17例对照组血清作了HCV-RNA检测。HCVRNA阳性者9例,其中4例有输血或接受过血制品史,3例为静脉药瘾者(IVDUS),另2例与HIV阳性患者有IVDUS和性接触史,对照组无1例阳性。有输血/血制品和IVDUS危险因素的患者的HCVRNA检测的阳性率最高(80%和50%)。在HIV伴HCV感染的全部病例中,仅2例曾有AST和ALT轻度升高。本研究表明,这两种病毒伴随感染率之高是与其相同的传播途径危险因素有关,而未发现此两种病毒间可能相互影响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是全世界卫生机构极为重视的一大流行性传染病。为了控制艾滋病,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方面的新进展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婴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准早期抗生素治疗为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但近来发现部分病人治疗无效,并出现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其中以氯霉素所致的骨髓毒性作用最为严重。此外,氯霉素在脑脊液中未能达到杀灭各种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的浓度,而且还出现耐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甚至多重耐药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在可选用的低毒、高效杀菌的药物中,头孢三嗪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酶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其血浆半衰期长,适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选择头孢三嗪每日单剂治疗的理由有以下几点:(1)头孢三嗪在新生儿和婴儿中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2)引起新生儿、婴儿和儿童急性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银屑病患者常伴发病毒性肝炎或肝脏机能损害,临床上应用抗病毒和护肝药治疗往往能缓解其病情。本文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记,以探讨银屑病与HBV感染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对象:银屑病组:1987年9月~1988年1月共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10~74岁,病程7天~39年。临床属进展期51例,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对13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了论证,发现肝郁脾虚型临床符合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者占94.6%,肝组织病理呈CPH改变者为69.2%;血清HBeAg和(或)HBVDNA阳性占61.5%,肝组织HBsAg阳性率为69.2%,其中呈弥漫型者占44.4%,HBVDNA阳性率为33.3%。肝肾阴虚型临床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者占75.5%,肝脏病理呈CAH改变者占88.5%;血清HBeAg和(或)HBVDNA和肝组织HBsAg阳性率均为80.8%,后者弥漫型占阳性病例85.7%,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肝内HBcAg阳性率为34.6%,其中浆型占阳性者55.6%,HBVDNA阳性率63.2%,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气滞血瘀型临床属CAH伴早期肝硬化者占75.0%,病变较重,HBV复制程度与肝郁脾虚型相近。  相似文献   
7.
8.
黄芪治疗慢性肝炎肝郁脾虚型38例和肝肾阴虚型26例,治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有效率两型分别为92.1%和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肝郁脾虚型血清激素水平 T_8、女性 E和男性 T 治后(分别为1.40±1.38ng/dl、129.30±1.23pg/ml 和496.24±1.47ng/d1)比治前(分别为1.22±1.49ng/dl、104.60±1.45pg/ml 和398.17±1.55ng/dl)明显升高(P 均<0.05),PRL 治后(2.75±4.46ng/ml)则比治前(3.20±3.82ng/ml)明显下降(P<0.05)。对血清 FSH、LH、TSH,T_4、T_3U 和 F 值均无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种能缓慢释放一氧化氮的新型阿司匹林(BPI-1096)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与药物在37℃条件下温育10min后,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诱导荆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不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由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肾上腺素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虽有降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在相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BPI-1096对血小板聚集率不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结论BPI-1096作为一种新型的一氧化氮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因子、瑞斯托霉素及。肾上腺素等多种诱导条件下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作用强度与传统阿司匹林疗效相当,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强度无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病理确诊的4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HBeAg的检出率在各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HBsAg检出率为76.6%,其形态呈包涵体型、弥漫型和膜型为主分布者分别是36.1%、55.6%和8.3%。HBsAg呈弥漫型分布者各类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肝细胞内HBsAg的表达仅反映HBV复制,而与肝组织病变无关。肝组织HBcAg检出率为27.7%,其形态呈核型和浆型分布者分别占38.5%和61.5%,浆型主要见于炎症明显的肝细胞内,而核型刚见于病变较轻的肝细胞中,反映了HBcAg的表达与肝组织活动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