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本市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甘肃省武威市2015年肿瘤登记中心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的粗发病/死亡率、累计发病/死亡率,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恶性肿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6.51/10万(男性418.90/10万,女性269.72/10万),中标率为268.07/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16.03/10万(男性285.38/10万,女性142.45/10万),中标率为174.22/10万,男性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上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肝癌占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前3位.结论 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仍是武威市癌症防治的重点肿瘤类型,在肿瘤防控工作中,应重点加强中老年高危人群的恶性肿瘤防治知识及认知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居民改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从影响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着手,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采用相对生物效应(RBE)剂量48 Gy,16次和12次分割碳离子束照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淋巴结引流区的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收治的病理确诊为LA-NSCLC的患者72例,简单随机法分为A组、B组各36例,分别给予A组48 Gy(RBE)分16次和B组48 Gy(RBE)分12次碳离子束选择野照射淋巴结引流区,观察其急慢性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差异检验。结果A、B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3.9(8.8~15.7)、14.6(6.3~15.9)个月,治疗有效分别为16例(44.4%)、9例(25.0%),疾病控制分别为34例(94.4%)、30例(83.3%)。统计分析显示A、B组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2,P=0.275)。两组患者放疗计划参数比较显示,CTV体积,患侧肺D_(mean)、V_(5 Gy(RBE))、V_(20 Gy(RBE))、V_(30 Gy(RBE)),心脏V_(20 Gy(RBE))、V_(30 Gy(RBE))、D_(mean),食管V_(30 Gy(RBE))、V_(50 Gy(RBE))、D_(max)、D_(mean),气管D_(max),脊髓D_(max)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纳入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两组患者1、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χ^(2)=5.134,P=0.077)、放射性食管炎(χ^(2)=1.984,P=0.371)、晚期放射性肺炎(χ^(2)=6.185,P=0.103)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碳离子放疗系统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在LA-NSCLC纵隔淋巴结引流区选择野照射治疗中安全性相近,不良反应可控,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镇静镇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镇静镇痛胃镜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受检者的可接受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8月在该院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检者意愿选择胃镜检查方式,分为镇静镇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查前后相关体征变化,分析镇静镇痛胃镜的应用效果。结果镇静镇痛胃镜组检查前后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后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受检者检查前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镇痛胃镜组检查后收缩压和心率低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呛咳、流涎、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痛)较普通胃镜组低,耐受程度及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对检查过程的遗忘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阳性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和0.47%,X~2=4.42,P=0.036)。结论受检者更易耐受镇静镇痛胃镜检查方式,该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阳性病变检出率高,有利于对患者相关病变的检查,受检者对检查的满意度和可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重离子二维治疗计划与基于多叶准直器的RapidArc治疗计划在多发脑转移瘤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甘肃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确诊且已进行RapidArc或重离子二维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12例(每例患者脑转移瘤3~5个),再分别设计重离子二维治疗计划与RapidArc治疗计划,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的临床安全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ESD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ESD术后病理,比较黏膜内癌组(M)与浅层黏膜下癌组(浸润深度≤500μm, SM1)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预后,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D术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结果:276例患者中,M组247例,SM1组29例。M组与SM1组在病变大小、病变部位、术后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治愈性切除率远高于SM1组(94.74%vs 65.52%,χ2=29.007,P<0.05);M组与SM1组3年生存率(96.21%vs 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0,P=0.46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72);有溃疡和浸润深度SM1是影响ESD术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结论:ESD治疗不同浸润深度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及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结合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7所高校1 705例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综合函数评估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平均综合得分为0.221(-0.128~0.457)分;生源地、专业、年级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的9个分位点上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健康素养得分中下水平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源地、专业、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应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14C呼气试验受检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胃癌高发区甘肃省武威市HP防治提供参考。方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9年12月至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进行14C呼气试验测定HP感染的40 015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年龄、性别与HP感染率的关系。结果 受检者中HP感染23 225例,感染率为58.04%。男性受检者HP感染率低于女性受检者的,不同性别HP感染率和感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不同年龄段受检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程度也存在差异。结论 胃癌高发区甘肃省武威市HP感染率较高,且HP感染分布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9.
OpenBUGS软件是在WinBUGS软件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实现贝叶斯统计推断的工具软件,它是以MCMC(M 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为基础,将所有未知或不确定的参数都视为随机变量,并对此种类型的概率模型进行求解。它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生命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与死亡特征及2010—2018年白血病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0—2018年甘肃省符合数据质量标准要求的15个肿瘤登记项目点上报的白血病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层计算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累积发病/死亡率,采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2010—2018年甘肃省白血病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中标率及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 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率为4.67/10万,中标率为4.09/10万,世标率为4.31/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0.38%;粗死亡率为2.38/10万,中标率为1.99/10万,世标率为2.17/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21%。男性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50岁开始明显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在不同分型的白血病中,髓样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淋巴样白血病(2.13/10万 vs 0.60/10万;0.58/10万 vs 0.42/10万)。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中标发病率与中标死亡率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中标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白血病的防控不容忽视。男性和髓样白血病发病、死亡率均较高,老年人群是白血病的高危人群,应根据性别与年龄分布差异,加强肿瘤一级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居民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对高危人群的识别和关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