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在小儿巨大肝间叶性错构瘤(HMH)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们收治5例HMH患儿,术前均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对患儿CT资料行三维重建及模拟肝切除,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施精准肝切除术。结果 2例(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根据术前CT检查分别实施肝右叶切除术及肝左叶切除术。3例(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海信CAS系统成功进行肝脏及肿瘤的三维重建,并进行模拟肝切除,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计划分别成功实施:肝Ⅱ、Ⅲ、Ⅴ、Ⅷ部分及Ⅳ全部切除术,肝Ⅴ段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好,病理检查证实为HMH。随访3个月至5年未见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HMH影像学检查与肝囊肿相似,易误诊。海信CAS能清晰、直观显示HMH的位置、形态及其与肝内管道系统的关系,其术前规划功能利于术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实施个体化精准肝脏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剔肝法联合滚凝法的技术要点、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同一治疗组收治的296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肝实质离断及肝断面止血方法不同,分为电凝组(133例,采用超声刀传统钳夹电凝)与剔肝组(163例,采用剔肝法联合滚凝法),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倾向评分匹配后共184例病人配对成功,各92例。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中输血、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胆瘘发生率、排气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术后肝周积液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剔肝法联合滚凝法为腹腔镜肝切除术提供了一种非常可靠实用的肝实质离断技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肝周积液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优势与弊端。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因肝脏肿瘤或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71)与机器人组(n=28),均由同一术者施术,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相关因素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除3例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转开腹外,余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在精细操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研究小儿门静脉解剖变异并测量相应的流域体积,为实施小儿精准肝切除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海信CAS将106例儿童上腹部增强CT进行肝脏及血管三维重建,分析小儿肝脏门静脉主干解剖变异并进行分型,按照年龄分组,自动测量右前叶、右后叶及左叶的流域体积.结果 海信CAS能够立体、清晰地显示小儿肝脏门静脉主干的解剖走行,并自动测量各流域体积.门静脉分型:a型82例(77.4%),b型12例(11.3%),c型8例(7.6%),d型2例(1.9%),e型1例(0.9%),f型1例(0.9%).根据门静脉右前支、右后支及左支供血区域实现个体化肝段划分.各年龄段组间肝脏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总体积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均呈正相关(年龄:R=0.889,P<0.05;身高:R=0.914,P<0.05;体重:R=0.919,P<0.05;体表面积:R=0.931,P<0.05).结论 海信CAS能准确立体的显示出肝内血管走行并自动测量流域体积,为小儿门静脉分型及个体化肝段划分提供可靠依据,对小儿精准肝切除术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肝脏再生是一个古老又神奇的命题,复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调控肝脏再生的启动、维持和终止。肝内不同区域的肝细胞再生能力不同,而且其多倍性特征也在肝脏再生和肝脏稳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肝细胞、胆管细胞、肝祖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都可以作为肝脏再生的细胞来源,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损伤诱导了最适合再生的细胞类型,阐明新生肝细胞的来源具有重要的再生医学价值。深入研究肝脏再生有助于解决如何加速肝再生,逆转肝纤维化,利用再生医学寻找肝衰竭的新疗法,扩展肝切除术特别是老年人肝切除术的适应范围和平衡肝脏移植供体受体的基本生存需要等一系列临床问题。现我们结合最新的研究,对肝再生的内源性细胞来源这一主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胆肿瘤患者半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再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因肝胆肿瘤行半肝切除的患者,82例具有术前增强CT及术后1月CT检查及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对患者的CT检查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及模拟切除,计算肝脏相关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糖酵解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首先采用基因富集分析预测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基因富集的相关通路,筛选HCC中糖酵解相关基因,然后构建糖酵解相关基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