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孕烷X受体(PXR)基因多态性"网络"对他汀类药物临床效果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30例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样标本进行DNA提取,然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测序方法对PXR7635A>G、8055C>T、11156A>C与11193T>C位点突变进行检测,考察各种基因型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体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结果 PXR 7635A>G、8055C>T、11156A>C及11193T>C突变后7635GG、8055TT、11156CC、11193CC突变纯合子患者总胆固醇分别为(3.95±1.05),(4.14±1.13),(4.14±1.13),(4.41±1.13)mmol·L^(-1),7635AA、8055CC、11156AA、11193TT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4.64±0.14),(4.64±0.14),(4.64±0.14),(4.64±0.14)mmol·L^(-1);7635GG、8055TT、11156CC、11193CC突变纯合子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25±0.84),(2.38±0.87),(2.38±0.87),(2.38±0.87)mmol·L^(-1);7635AA、8055CC、11156AA、11193TT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2.94±0.26),(2.94±0.26),(2.94±0.26),(2.94±0.26)mmol·L^(-1),突变纯合子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野生型纯合子基因型患者;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纯合子间三酰甘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XR 24381C>A突变后24381AA突变纯合子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分别为(4.48±0.93),(2.6±0.52),(1.82±1.88)mmol·L^(-1),均高于24381CC野生型纯合子[(3.69±0),(2.25±0),(0.86±0)mmol·L^(-1)]。结论 PXR基因多态性"网络"对他汀类药物临床效果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用益母草、透骨消药汁外擦治疗产后会阴水肿39例,轻者1~2天愈,重者3~4天肿消,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艾灸百会穴配玉真散治疗面神经麻痹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笔者用艾灸百会穴配服玉真散治疗面神经麻痹3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8~14岁2例,15~40岁14例,41~60岁15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1个月。症状与体征:发病后出现耳后隐痛或刺痛,颜面不适,语言障碍,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口角歪向健侧,病侧不能露齿、鼓气、吹口哨等动作。本组不含各种脑病及肿瘤或脑部外伤所致的面瘫。2 治疗方法 以艾条灸百会穴,为利于控制温度,防止烧烫伤,行灸者食指及中指分别置百会穴两旁,行灸后以中、食指感到温热则移开,一般10~15分钟为1次,每天早、中…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我们用摈黄枫液灌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之中毒性肠麻痹对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至一担资料本组病人共对例,男19例,女18冽;年龄最大功岁,最小3个月。引起病因:中毒性菌痢14例,败血症2例,农药中毒4例,中毒性肺炎9例,中毒性消化不良8例。在病因与年龄关系分析中,儿科并发中毒性肠麻痹以消化不良、肺炎及菌钢较多,成人并发中毒性肠麻痹以败血症、苗痢、农药中毒为较多。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内科及儿科有关疾病诊断标准。2抬疗方法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不管成人或儿童,均按每公斤每次取生大黄ig、摈榔每次每公斤0…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桑皮苷A对人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阿霉素耐药细胞(K562/ADM)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溶媒(DMSO)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0μmol·L-1维拉帕米处理48 h,再用5μg·mL-1阿霉素孵育1 h或2μg·mL-1罗丹明123孵育1.5 h)、阿霉素单用组(5μg·mL-1阿霉素孵育1 h)、阿霉素合用桑皮苷A组(用5,10,20μmol·L-1桑皮苷A处理48 h,再用5μg·mL-1阿霉素孵育1 h)、罗丹明123合用桑皮苷A组(用5,10,20μmol·L-1桑皮苷A处理48 h,再用2μg·mL-1罗丹明123孵育1.5 h)。用噻唑蓝(MTT)实验初步确定桑皮苷A的逆转耐药作用;再以细胞内阿霉素蓄积实验,罗丹明123(Rho123)蓄积及外排实验进一步研究桑皮苷A的逆转耐药作用;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桑皮苷A对K562/AD...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笔者用维生素B1在承山穴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共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3岁。所有病例皆有尿频尿急症状,日解尿达30~40次,无尿痛,无尿道灼热及解尿时哭闹现象,夜睡正常,血、尿常规化验无异常。  治疗方法 取双侧承山穴,皮肤常规消毒,用4号针头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于承山穴进针约0.8~1cm深后注入药液,每次每穴0.5ml,拔出针头稍按压2~3分钟,以防止出血。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均穴位注射第1…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肇庆市2007-201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对肇庆市2007-2014年乙脑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2012-2014年采集的怀集县和封开县共608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乙脑IgG抗体检测,运用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以来,肇庆市共报告117例乙脑疑似病例,经实验室确诊80例,其中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7月,6月份为发病高峰;疫情主要分布在怀集县;乙脑病例以1~14岁儿童为主;确诊病例中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者占81.25%(65/80);怀集县健康人群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85.76%(259/302),封开县为62.75%(192/306),2县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城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肇庆市乙脑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域性,14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封开县健康人群乙脑IgG抗体阳性率较怀集县要低;应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做好防蚊灭蚊,强化疾病监测相关工作,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8.
自拟参子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拟参子升白汤随症加减,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9例,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比较。各项症状消失率与消失平均率、白细胞增升疗效,前者均高于后者,2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应用民间验方冰油汁治疗小儿阴茎包皮过敏性水肿2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1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18个月~7岁;病程1~7天。治疗方法取鲜油葱250g洗净后捣烂,榨汁,按1000ml药汁配1g冰片溶解后备用。使用时用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肇庆市居民乙肝、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的免疫水平,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城区和县城各3个医院作为监测点,随机选取到医院就诊的健康人群381人,采集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IgG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HBsAg和抗-HBs。结果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抗体,HBsAg和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6.09%、79.27%、63.25%、4.99%、70.87%。结论肇庆市人群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乙肝抗体阳性率均不高,须加强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加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疫苗接种,建议成人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