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5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23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15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7篇
  2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以助理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对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管理,适合现阶段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新模式。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并随访12个月,回顾前1年(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效果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循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服药种类及次数进行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戒烟率)的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率为74%(对照组为38%)、服药依从性为88%(对照组为46%)均明显提高(均P<0.05);吸烟、控制体重等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等指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均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保障了对出院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循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甘西鼠尾与丹参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伟燕  黄晓芬  葛发欢 《中药材》2003,26(6):409-4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藏甘西鼠尾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含量,并与丹参作比较。结果表明,西藏甘西鼠尾中上述成分含量比丹参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扶芳藤中无机元素及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硝酸进行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扶芳藤样品中Ba,Cu,Sr,Ti,Zn,Mn,P,Cr,K,Li,Na,Ni,Mg,Al,Fe等多种无机元素.结果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78%~3.27%,回收率(n=5)为99.94%~118.3%.研究表明扶芳藤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植物药中可能起到一定的药理作用.结论 ICP-AES法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地测量扶芳藤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9年间我科共对223例肝癌病人完成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术.其中肿瘤直径≤5cm者103例.包括≤3cm者28例.3.1~5cm者75例。其年龄范围为26~76岁,平均为51.3±10.4岁.男93例,女10例。HBsAg( )75例.肝硬变88例。行联合肝段切除15例.肝段切除20例.局部肝切除68例。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100例,胆管细胞癌3例。结果:103例小肝癌TNM分期为Ⅰ期6例、Ⅱ期37例、Ⅲ期53例、ⅣA期5例和ⅣB期2例。其中肝细胞癌99例,高分化21例、中分化65例和低分化13例。手术死亡率为0.97%,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2.7%、72.5%、54.3%。高、中、低分化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9.9%和41,1%。术后1、3、5年复发(转移)率为12,8%,40,7%、71.5%。结论刊、肝癌具有与太肝癌一样的肝病背景.综合多种因素选择肝癌手术方式.合理掌握肝切除量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途径。小肝癌并不等于早期肝癌,尽管行肝癌根治性切除,远期复发和转移率与大肝癌一样高.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巢湖水藻类毒性及对饮用水水质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巢湖含藻水源水和藻类毒性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方法于1999年在距巢湖水厂岸边1.5km(A点:废弃水源)和3.0km(B点:现用水源)处取水样进行巢湖的浮游藻类调查,取B点湖水及其处理后的饮用水检测微囊藻毒素(MC)含量,并进行水质分析及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结果A和B点水样全年共检出浮游藻类83种,分属于8门49属,年均藻量(每升水样藻细胞数)B点(8205.67×104个/L)比A点(7024.24×104个/L)高16.8%。巢湖16份水样中有12份检出了MC,2份超标;合肥和巢湖市5个水厂原水及饮用水中未检出MC(不含四水厂)。合肥四水厂MC含量较低的原水,经过运输贮存后,清水池一次出厂水MC含量超标,经混凝、加氯和活性炭等处理后,二次出厂水未检出MC;原水中总氮等6项指标不同程度地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经处理后的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Ames试验与微核试验提示原水有可疑致突变性,经混凝处理不能消除,加氯后致突变性仍存在。SCGE试验表明原水有机浓集物存在DNA损伤效应。结论现用巢湖水源浮游藻类的污染重于废弃水源,湖水与四水厂清水池一次出厂水中的MC均存在超标现象,原水和饮用水存在可疑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穿心莲乙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穿心莲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穿心莲(2.5mg·kg~(-1),iv)可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01),明显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提示穿心莲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系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2 6岁 ,因反复咳嗽 ,咳痰 5月 ,发热 2月于 2 0 0 2年 6月 5日收住院。患者于 2 0 0 2年 1月底无诱因出现咳嗽 ,咳痰 ,咳白粘痰 ,无发热、咯血、胸痛及夜间盗汗。自服抗感冒药病情无好转。 2 0 0 2年 3月 7日当地胸片示 :双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 ,分布均匀 ,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治疗。患者咳嗽 ,咳痰无好转。于 2 0 0 2年 4月 5日患者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39℃ ,发热以午后明显。于当地市结核病院痰查结核菌、细菌、真菌及癌细胞均为阴性 ,仍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继续予…  相似文献   
8.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对它治疗的研究已有不少的文献报道,但是复发仍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自1999年8月-2001年7月对58例出院后自我治疗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男婴,2月。因不规则发热、颈部肿块进行性肿大23天入院。外院检查为缺铁性贫血,血沉52mm/h,感染性骨髓象。胸片(-),B超肝脾正常。曾经抗炎、抗结核治疗1周,疗效不明显。左颈部肿块增大,随后右颈、双腋下亦相继出现肿块,且增大较快,  相似文献   
10.
早期营养对IUGR大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宫内发育迟缓(IUGR)和生后早期蛋白质营养不良对IUGR大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远期影响。【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制作IUGR大鼠动物模型,新生正常鼠仔102只和IUGR鼠仔105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UGR模型组;③正常大鼠低蛋白饮食组(CLP组);④IUGR大鼠低蛋白饮食组(SLP组)。观察各组大鼠在生后4周(幼年期)、12周(成年期)和48周龄(老年期)时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变化。【结果】①SLP组大鼠宫内发育迟缓和生后早期蛋白质营养不良其远期葡萄糖-胰岛素代谢功能受损明显,至48周时空腹血糖(5.2±1.4)mmol/L已升高,胰岛素(31. 2±3.4)mU/L水平明显升高,ISI(1.7±0.4)明显下降,IRI(8.7±1.8)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4.5±1.1)mmol/L,(12.9±1.0)mU/L和2.8±0.2,2.3±0.4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CLP组大鼠生后早期单纯蛋白质营养不良的远期影响主要表现为糖负荷后胰岛素对血糖升高的应答分泌反应延迟和糖耐量减低。③IUGR模型组大鼠生后即给予正常营养供给,其葡萄糖-胰岛素代谢紊乱的程度减轻,但仍有糖耐量减低。【结论】在宫内和/或生后早期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蛋白质营养不良将对葡萄糖-胰岛素代谢功能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