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性痢疾为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广,易在人群中传播,在卫生状况较差的农村及流动人口集居的地区更易引起水源性或食源性爆发.本市自1990年以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始终居传染病发病谱前3位.本文通过对1990~200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以探讨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对策措施,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止泻药品销量监测结果与全市腹泻症状发病数的相关性,探讨药品销量监测与传染病发病的关系及其应用。方法搜集杭州市华东武林大药房2006—2012年克痢莎、黄连素及思密达3种非处方止泻药品的销售数据并标化。统计杭州市9家医院的感染性腹泻及非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与药品销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6—2012年监测期间,黄连素日销量标化的用药天数(DDD)最大,DDD中位数为1 600.32。2007、2008及2012年止泻药销量DDD高峰出现在7月,2006、2009及2010年高峰出现在8月。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006、2007、2008及2010年的药品销量与感染性腹泻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5、0.448、0.298及0.217(P均〈0.01)。7年总的相关系数为-0.555(P〈0.01)。2006—2008年的非感染性腹泻发病数与药品销量也呈正相关,3年总的相关系数为0.419(P〈0.01)。结论杭州市药品销量监测系统中止泻药销量与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腹泻均呈正相关,表明药品销量监测对于早期发现肠道病暴发流行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以乙基纤维素(EC)为载体材料的蛇葡萄素胃漂浮小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技术,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多指标评价法优化得最佳处方和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EC4%、投药量3%、聚乙烯醇(PVA)0.8%、搅拌速度500r·min^-1,所得小球平均粒径为883μm、跨距为0.63、包封率为(57.78±2.96)%。结论:该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参数合理,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黄仁杰 《海峡药学》2008,20(3):75-77
目的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的相关文献,针对荧光分析技术在多组分及生物样品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人类杯状病毒,是引起成人和儿童非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和散发的重要病原体,它所致的腹泻在世界多个国家均有报道。近年来北京、长春和广州等地区的研究证明中国儿童中也存在NV的感染。作者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对幼鼠慢性内脏痛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出生后8~14d内,每天固定时间给予一次60mm Hg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慢性内脏痛模型,对照大鼠除了不行结直肠扩张外,其他情况同模型大鼠。实验分组:对照组、对照空白小球组、对照蝎毒小球组、模型组、模型空白小球组、模型蝎毒小球低剂量组、模型蝎毒小球中剂量组、模型蝎毒小球高剂量组。大鼠第28天开始胃肠给药,连续给予蝎毒靶向制剂14d后,采用腹外斜肌放电来评估肠道痛觉的敏感性;进而采用离体脑片场电位的记录方法,观察慢性内脏痛幼鼠海马CAl区场电位LTP的变化。结果:模型幼鼠腹外斜肌放电明显增强,服用蝎毒靶向小球后,腹外斜肌放电幅值显著减少(P<0.05);记录离体海马场电位LTP显示,模型幼鼠场电位LTP较对照幼鼠的幅值显著增加(P<0.05),同时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可显著降低模型幼鼠海马场电位LTP的幅值(P<0.05),而对对照幼鼠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可抑制幼鼠慢性内脏痛觉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黄仁杰  陈国南 《今日药学》2009,19(6):10-12,68
目的建立蛇葡萄素的荧光分析方法。方法研究了铝离子与蛇葡萄素络合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特性。结果铝离子与蛇葡萄素以1:2的配位比络合,在无水乙醇中具有较强的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42nm和502nm,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4.226&#215;10^10L^2/mol^2。结论通过该体系可建立一种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测定蛇葡萄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8年杭州市手足口病社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5-6月份,分5次随机抽取共460例网络直报手足口病病人,电话了解病人社区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结果:80.43%的病人受到了访视,其中上门访视占74.72%,电话访视占25.68%,57.84%的病家由社区责任医生落实了首次消毒,69.46%的病人开展了家庭随时消毒,90.81%的病人接受了健康教育,社区医生对91.89%的病例开展了每日病情追踪。5次抽查结果显示,社区医生的访视率和规范管理率在不断上升。结论:社区防控措施是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电话抽查作为一种全新的检查督导方式,对防控措施的落实起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蝎毒结肠靶向小球,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锐孔-凝固法,以低酯果胶为载体材料,聚乙烯亚胺(PEI)为外层交联剂制备小球。以小球的包封率筛选投料比,以溶蚀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PEI浓度、交联时间及方式等因素对小球的影响。结果:确定了蝎毒结肠靶向小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所制得小球的平均粒径为(1.37±0.12)mm,包封率为68.1%;结肠部位释放率达70.97%。结论:该制备方法简单可行,体外评价表明制得的蝎毒凝胶小球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能。  相似文献   
10.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由于能改善结肠局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口服给药系统设计方法的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药物在结肠部位的生物利用度,然而,要使药物在发病期能够发挥治疗效果,还须关注到结肠炎症时胃肠道出现生理条件变化的影响。纳米技术已经作为提高药物在结肠炎症病灶区摄取的新策略而应用于口服剂型设计中,本文主要介绍该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