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体硅胶隆鼻术987例体会郝立君王洁夏双印徐学武田嘉森高雅茹张克宁隆鼻整形术是整形外科施行最多的美容手术之一,不同的术前设计、术式选择和假体的埋植层次,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通过分析总结987例隆鼻术及4例新鲜尸体鼻部解剖,提出了术前设计及术式选择要因人...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应用选择性超长神经血管蒂背阔肌跨面游离移植治疗面瘫的方法,它可以Ⅰ期完成过去的跨面神经移植及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两期手术。1992年初至今我科已完成此类手术4例,经3~20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出现患侧口角抽动,6~12个月肌电图检查移植肌肉的动作电位呈干扰像,收缩电压高,静态时表情良好,笑时患侧已有部分表情活动。  相似文献   
4.
5.
碘伏是碘的水溶液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杀灭细菌、病毒及洗净的双重功能,目前成为碘酒的更新替代品。我院门诊手术室自1990年4月以来,连续2年使用碘伏刷手,浸泡器械和皮肤消毒,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我们自1990年4月以来使用碘伏洗手,开始连续3天做手臂及浸泡器械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以后每月2次做细菌培养,除一次有5—7个菌落生长外,其余均无细菌生长。对手术病人皮肤消毒,术后随访无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在宫颈癌中发现多种微小RNA(miRNA)表达异常。miRNA-203为上皮特异性miRNA,作为抑癌因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miRNA-203在宫颈癌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等肿瘤生物学特性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关于miRNA-203在恶性肿瘤调控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最新研究表明,miRNA-203在宫颈癌的表达受DNA甲基化、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蛋白、转录因子等上游机制调控,并通过调控下游靶蛋白而发挥其抑癌作用。笔者拟就miRNA-203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宫颈癌调控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紫花地丁止痒复方(Viola yedoensis makino antiitching compound,VYAC)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机制。方法CCK-8检测VYAC对RBL-2H3细胞的毒性;C48/80诱导RBL-2H3细胞发生脱颗粒,台盼蓝染色、β-氨基己糖胺酶释放、组胺释放、细胞内Ca2+浓度,评价VYAC对C48/80诱导的RBL-2H3细胞脱颗粒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Syk、p-Syk、PI3K、Akt、p-Akt)的表达。结果100 mg·L^-1的C48/80能够明显刺激RBL-2H3细胞发生脱颗粒,脱颗粒率达74%(P<0.05);VYA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β-氨基己糖胺酶和组胺的释放(P<0.05),且剂量在800 mg·L^-1以下时不影响RBL-2H3细胞存活;VYAC能够明显减弱细胞内荧光强度,降低细胞内Ca2+浓度;VYAC(25、100 mg·L^-1)明显抑制PI3K蛋白表达、抑制Syk、Akt蛋白的磷酸化(P<0.05)。结论VYAC能够抑制过敏性皮炎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Ca2+内流,其机制可能是抑制Syk/PI3K/Akt活化。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作为乳腺癌的重要临床亚型之一,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疗方法,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尤其是TNBC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Hedgehog信号通路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畸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0086)郝立君,夏双印,王洁,杨大平哈尔滨市卫生协会张克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手术室高雅茹,孟庆华鼻翼部分缺损是一种以缺少皮肤,软骨及粘膜为主要特征的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局...  相似文献   
10.
张蝶  高雅茹  刘丽 《肿瘤学杂志》2019,25(11):947-951
摘 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三阴性乳腺癌以侵袭力强、预后差、复发风险高为临床特点。由于基因组不稳定和较高的突变率,三阴性乳腺癌的新抗原和免疫原性增加较快,目前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相比,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偏高,这也预示着PD-1、PD-L1可能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靶点。全文总结三阴性乳腺癌中的PD-1/PD-L1的调控机制和相关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以期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