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总称。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措施开始救护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救护处置并就近转运到医院急诊室的这个阶段,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内急救成功与否的基础,也是急诊医学中的薄弱的部分[1~3]。由患者呼救、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组成,抢救质量关乎患者生命安全,下面结合我院近年来院前急救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IL-17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及同种鼠颌下腺抗原联合诱导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以增液润燥汤灌胃治疗,并以白芍总苷胶囊灌胃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颌下腺IL-17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白芍总苷组和增液润燥汤低、中剂量组颌下腺IL-17表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液润燥汤高剂量组颌下腺IL-17较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与白芍总苷组颌下腺IL-17表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白芍总苷组对比,增液润燥汤低、中剂量组颌下腺IL-17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液润燥汤高剂量组颌下腺IL-17表达较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润燥汤能够下调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IL-17,此是其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桔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4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前者给予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后者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30天内的临床疗效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同时观察出血发生率及需要输血的比例。结果:30天内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出血、输血的比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老年ACS患者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h/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抑郁状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67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分析伴抑郁状态冠心病患者的比例和临床特征,对伴抑郁状态的冠心病患者予以分组治疗,观察组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口服心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分别设立心理辅导、帕罗西汀、心理辅导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①伴抑郁状态冠心病患者占抽样调查冠心病患者的22.4%。②该类患者除了其相应冠心病的症状外,常表现为话多,疑多,症状体征不对称,血压波动大。③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差,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联合使用心理干预和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疗效显著(P<0.05)。结论①抑郁状态在冠心病患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对此类患者的主诉应加以分析,注意识别其类似于心血管疾病的躯体化症状。②对此类患者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应联合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文献报道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可占急诊患者的5%~20%,在三级医院甚至可达20%~30%[1].可见于多种内科及外科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胸腔积液、主动脉夹层、肋骨骨折,甚至肋软骨炎也可以出现急性胸痛[2].急性胸痛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甚至有许多疾病都是致命性疾病,一旦诊断或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正确判断胸痛病因,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减少误诊的发生,对于急诊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现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全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工作10余年,是具有深厚风湿学造诣的中医学专家。干燥综合征是由燥邪侵袭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机关键是津液不足与输布失常,治疗多从滋阴生津、化瘀通络着手。导师周全教授经验方增液润燥汤具有益气滋阴、生津除燥、祛瘀通络作用,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入院资料,从患者进入急诊室开始计算时间,记录其在抢救室停留时间、到达心内导管室和开始PCI的时间。结果本研究中72例患者均安全转运至心内导管室并接受急诊PCI术治疗,在急诊科抢救室停留平均时间为9.8 min,到达心内导管室的平均时间为15.6 min,开始PCI的时间平均为18.6 min,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抢救成功率为100%,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急救可以缩短患者实施急诊PCI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治疗,直到患者完全清醒。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