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bax 抑癌基因在肺非小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方法以凝胶上rRNA条带的亮度为依据对后续分析用的起始RNA浓度进行调整;以组成型表达的β-actin基因为外对照,对两类组织来源的起始RNA量进行监测;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来验证所用引物的可靠性;随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各基因在两类组织中的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并以Northern杂交加以验证.结果在两类组织来源的起始RNA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p53、bax 2个抑癌基因在成对组织中的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bax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p5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且p53的带型与在癌旁组织中表现也明显不同.结论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存在bax促凋亡基因的转录;p53基因在肺癌组织出现异常转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一和多重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脱敏的疗效异同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舌下脱敏治疗1年以上单一和多重变应性鼻炎患者终止治疗1年后的疗效,并对粉尘螨变应原组分与其他点刺变应原作同源进化树分析。结果纳入患者50例,舌下免疫治疗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50例患者中30例(60%)为多重变态反应患者,阳性率最高的前3种变应原依次为蟑螂(83%)、冬季花粉(70%)和蚕丝(63%)。用有序多分类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析舌下脱敏治疗1年以上单一尘螨过敏患者与多重变态反应患者的疗效,两组总体分布相同。结论使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多重与单一尘螨变态反应患者治疗效果相当。粉尘螨滴剂亦可用于多重变态反应患者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4.
卫生审计是卫生经济管理的一项新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卫生审计的特点,开展卫生审计工作应明确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卫生审计工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D-半乳糖致豚鼠老化模型,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析检测与听力损失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寻求老年性聋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51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模型实验组)21只,5%D-半乳糖腹腔注射(200 mg·kd-1·d-1),共6周;B组(模型对照组)15只,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A、B两组注射前后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将两组豚鼠置于噪声环境中7 d,每天噪声暴露8 h,结束后再次检测ABR阈值.C组(空白对照组)15只,不加任何处理,仅予以同步检测ABR阈值.用比色法检测三组肝和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提取三组豚鼠内耳组织DNA,应用AFLP技术筛选差异位点.结果 注射后A组豚鼠ABR阈值较B组提高,但两组阈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噪声暴露后,A组ABR阈值(峰等效声压级)平均提高(22.97±10.56)dB,B组提高(14.16±7.36)d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A组肝和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B组,MDA含最则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FLP分析发现有与耳聋一致的多态性标记.结论 D-半乳糖可以诱导豚鼠衰老,此模型豚鼠听反应阈虽无明显提高,但对噪声的敏感性增加,AFLP检测到的差异位点可能与其对噪声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6.
循证过敏反应学是一门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过敏反应学的新兴交叉学科。从循证医学的概念与特点着手,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临床决策以及实施效果与问题等方面,阐述将循证过敏反应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过敏反应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了解过敏反应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思维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背景:利用蛔虫基因融合技术,可将过敏原ABA-1的主要基因进行融合。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融合蛋白。方法:从Gene Bank和Protein Database中获取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基因和蛋白序列,选定其中的ABA-1B1,ABA-1A2与ABA-1A1基因重组为融合基因BAA,经密码子优化后,全基因合成目的基因BAA并构建于表达载体PET-44a上,经KCM法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克隆,PET-44a/BAA经NdeⅠ和PstⅠ双酶切及DNA测序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RosettaBlue^ TM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氨基酸测序鉴定目的蛋白。结果与结论:大肠杆菌的融合蛋白BAA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40%,纯化后蛋其白纯度可达90%左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45000处可见一特异目的条带,氨基酸测序显示N端15个氨基酸与目的蛋白完全相同。结果证实,融合蛋白BA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主要过敏原的物种分布及逐步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合分析数据库中过敏原的总体状况,在剖析重组过敏原研究领域的共性问题后,对主要过敏原进行聚类分析,为重组过敏原的深入研究指明方向。方法 以国际免疫学联合会过敏原命名分会公布的正式过敏原名录表为原始数据,对过敏原的物种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Kolmogorov-Smironov检验对过敏原类型分布与相应的物种分布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针对氨基酸序列数据,采用ClustalW 1.83及MEGA2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辅之以手动缩减,对来自公共数据库中的主要过敏原进行逐步聚类分析,以获得代表性过敏原。结果 过敏原物种分布分析显示,510个过敏原归属于9大类共179个物种,不同类型过敏原所涉及的物种数及过敏原例数产生的两类分布相同;用关键词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得到的60条主要过敏原序列,聚类成有着明显差异的7个簇后,逐步聚类缩减到21个氨基酸序列无任何相关的代表性过敏原。结论 过敏原的研究是依所涉及的物种不同而逐步平行地展开,没有明显的物种或过敏原的侧重点;依据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以将不同物种来源的主要过敏原缩减到少数代表性过敏原上,从而减少重组过敏原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并引物克隆葎草花粉过敏原全长同源c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方法,对过敏原性物种中的过敏原同源基因进行快速克隆。方法:在分析生物信息数据库中积累的大量过敏原序列同源性的基础上,设计简并引物,基于高质量Lǘ草花粉RNA,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Touchdown方式在cDNA池中进行选择性PCR扩增。同时借助梯度PCR程序,对引物扩增的简并性作进一步强化,并结合RACE技术获取全长cDNA.进而对Lǘ草花粉中的过敏原同源基因进行克隆。结果:成功地获得3个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已知过敏原的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79%-85%,初步认定其为泛过敏原肌球蛋白抑制蛋白(profilin)的同源基因。对比RACE技术获得的相应基因的全长序列发现,这些序列在引物结合处与简并引物序列之间存在4个碱基的差异,提示采用Touchdown方式的梯度PCR程序.可使引物的简并性得到进一步扩展。结论:简并引物与Touchdown梯度PCR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对以Lǘ草为代表的基因组未曾深入研究的物种中的过敏原同源基因进行有效克隆.  相似文献   
10.
背景:利用蛔虫基因融合技术,可将过敏原ABA-1的主要基因进行融合。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融合蛋白。方法:从Gene Bank和Protein Database中获取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基因和蛋白序列,选定其中的ABA-1B1,ABA-1A2与ABA-1A1基因重组为融合基因BAA,经密码子优化后,全基因合成目的基因BAA并构建于表达载体PET-44a上,经KCM法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克隆,PET-44a/BAA经NdeⅠ和PstⅠ双酶切及DNA测序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Rosetta Blue TM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氨基酸测序鉴定目的蛋白。结果与结论:大肠杆菌的融合蛋白BAA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40%,纯化后蛋其白纯度可达90%左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45000处可见一特异目的条带,氨基酸测序显示N端15个氨基酸与目的蛋白完全相同。结果证实,融合蛋白BA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