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浆果糖、α-糖苷酶的含量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测98例正常生育男性和824例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常规、精浆果糖和α-糖苷酶的浓度,并在各组之间作了比较。结果(1)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组、精子密度正常组间精浆果糖和α-糖苷酶都无明显差异(P〉0.05),而少精子组和无精子组精浆果糖比正常组、精子密度正常组显著性增高(P〈0.05);相反,精液常规分析正常组、精子密度正常组精浆的α-糖苷酶明显高于少精组和无精(P〈0.05)。结论精浆果糖和α-糖苷酶的测定对男性的不育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并针对其与辅助生殖优胚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为提高PCOS患者的胚胎移植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夫妇,并根据女方的PCOS定性结果将其分为PCOS组(病例组)与非PCOS组(对照组);受试者采全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AMH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优胚率。结果 PCOS病例组的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胚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影响PCOS病例组血清AMH水平及优胚率的相关因素包括女方年龄、激素类药物治疗史、肾上腺相关病史、妇科炎症史、血压水平、血脂水平、血糖水平;以血清AMH水平均值将所有病例划分为高AMH组与低AMH组后,其中高AMH组的AMH水平与优胚率呈负相关(r_P=-0.384,P <0.001),低AMH组的AMH水平与优胚率呈正相关(r_p=0.313,P=0.003)。结论育龄女性血清AMH偏高可被认为是PC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过高或者过低的血清AMH水平均提示女性内分泌功能存在异常,均不利于优胚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AMH对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剂量的影响,评估AMH对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检测123例PCOS患者基础AMH和性激素水平,根据AMH水平分为A组42例,B组36例,C组45例。患者接受尿促性素促排卵,比较各组尿促性素的剂量和治疗结局。结果:A组尿促性素首剂量(89.1±18.4)IU,B组(138.5±28.1)IU,C组(130.8±43.8)IU,A组与B组用量及A组与C组用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B组与C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A组尿促性素总剂量(833.6±268.9)IU,B组(1 044.2±264.7)IU1,C组(1 344.5±867.9)IU,A组与B组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129),A组与C组总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B组与C组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24)。治疗时间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133),A组和C组有显著差异(P=0.018),B组和C组有显著差异(P=0.021)。各组间HCG日E2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的基础AMH可以作为促排卵治疗时预测促性腺激素剂量的重要指标;AMH高的患者只是治疗时间较长,妊娠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男性患者精子功能相关检查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5~44岁250例诊断为不育症需要接受IVF-ET助孕患者。将其根据受精情况分为正常受精组(指受精率>30%)与受精障碍组(正常受精率≤30%),分析两组之间正常形态率、顶体酶活性、DNA碎片率的差异性。结果正常受精组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为(7.5±5.3)%,受精障碍组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为(3.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组精子顶体酶活性为(87.50±30.70)μIU/106,受精障碍组精子顶体酶活性为(52.41±37.50)μIU/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组DNA碎片率为(14.27±3.69)%,受精障碍组精子 DNA碎片率为(12.94±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顶体酶活性与受精率具有相关性,是预测受精率的一个有效指标,术前联合精子形态学检查可避免受精障碍的出现,可作为选择IVF或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方案助孕的标准。 DNA碎片率与IVF-ET受精率无明显相关,其导致不育的影响可能不涉及受精问题。  相似文献   
6.
钟树怀 《中外医疗》2008,27(24):51-52
当前,随着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男性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日益增多.那么需要做哪些检查,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说明.其中,男性不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液的质量.因此,在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研究方面,精液质量往往成为诊断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轩  白勇  钟树怀  廖敦  张若愚  萧汉达 《光明中医》2009,24(7):1222-1223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五子衍宗丸对不育患者附睾功能和精子活力的影响.方法:132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五子衍宗丸治疗组82例和生精胶囊对照组5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精浆α-糖苷酶含量、精子活力及活率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36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90.69%;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68%.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精子活力、α-糖苷酶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丸可以通过调整附睾功能,促进α-糖苷酶分泌,提高精子活力及精子活率,有效治疗不育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A15-3测定在乳腺癌诊断、监测及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2例乳腺癌、85例乳腺良性疾病与100例正常健康体检女性的血清CA15-3水平。结果CA15-3在诊断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Ⅰ,Ⅱ期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乳腺癌晚期及复发或转移乳腺癌患者中CA15-3水平显著高于无复发或无转移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CA15-3监测乳腺癌的术后复发或转移、预测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男性不育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00例男性不育合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观察组)及42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的精液参数及精子顶体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前列腺炎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活精子率及a b级精子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精液pH、密度及畸形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以通过改变精液质量,降低精子活力及受精能力而导致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