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型肉毒素是一种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在我国的应用已有近20年。临床实践和前期研究均证实了A型肉毒素在治疗皮肤皱纹、瘢痕、腋窝多汗征、腋臭、色汗症、汗腺囊瘤、汗疱疹、反向银屑病、家族性良性天疱疮、雷诺综合征、疱疹后神经痛和慢性单纯性苔藓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本文旨在综合分析A型肉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应用阿罗格标准化生产的点刺液过敏原筛查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阿罗格30种变应原,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胺作为阳性对照,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相距4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20-30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 150例患者中91例(60.7%)呈阳性.91例皮肤点刺试验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粉尘螨等.结论 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北京地区重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麻Ⅱ型受体(CB2)在人正常皮肤及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的组织分布。方法:用兔抗人CB2受体抗体做免疫组化,检测人皮肤及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的组织CB2受体表达分布情况。结果:CB2受体在人皮肤及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均有表达分布,且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的CB2受体过度表达。结论:大麻素受体CB2的表达与皮肤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性及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选择尖锐湿疣初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光动力治疗、CO2激光治疗、两者联合治疗,记录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光动力治疗组治疗前后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炎症程度。结果治疗后复发率光动力治疗组、CO2激光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0%、55%、10%,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复发率最低、说明其效果最好,光动力治疗次之,而单纯CO2激光治疗效果欠佳;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光动力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细胞数量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炎症反应明显加重。结论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降低复发率,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方法:使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背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制造模型成功后,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卤米松组、糠酸莫米松组、丁酸氢化可的松、他克莫司组,每组10只,分别接受相应药物的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皮损炎症程度、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细胞数量改变及皮损中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他克莫司软膏能有效减轻小鼠背部皮损炎症程度,减少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细胞数量,调节皮损中IL-4和IFN-γ的水平;其疗效与卤米松相当,优于糠酸莫米松及丁酸氢化可的松。结论:他克莫司软膏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F-κB p65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以及1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患者的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体内的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侵袭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肤组织鳞状上皮细胞核基本未见p65表达,胞质p65表达阳性;癌前病变中,病变鳞状上皮细胞细胞核见散在p65弱表达,胞质弱阳性;高度恶性鳞状细胞癌组织病变鳞状上皮细胞细胞核可见较多p65表达,胞质呈弥漫性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胞核表达,胞质散在弱阳性。结论 NF-κB p65蛋白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和发展,随患者病情的进展,NF-κB 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人巨细胞病毒对药疹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药疹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巨细胞病毒(CMV) DNA阳性率及载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CMV IgM阳性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32例CMV DNA阳性患者,阳性率为64%.对照组中出现13例CMV DNA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6%,两者相比.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MV DNA载量为28188.824±19525.632拷贝,对照组中CMV DNA载量为3018.9532±1 761.958拷贝,观察组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11例CMV IgM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2%,对照组中出现5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10%,两者相比.观察组CMV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疹患者中存在CMV感染,其在药疹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药疹发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用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湿疹患者9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外用青鹏软膏组(33例)、0.2%氢化可的松乳膏组(32例)、10%尿素软膏组(30例),3组均每日用药2次,疗程为4周,定期复诊,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青鹏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尿素软膏组治疗慢性湿疹总有效率分别为78.8%、84.4%、46.7%。青鹏软膏组与氢化可的松乳膏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青鹏软膏组与尿素软膏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青鹏软膏组2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伴灼热感,氢化可的松乳膏组1例出现局部刺痛感,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外用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人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和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皮肤鳞状细胞癌与正常皮肤表达CB2的强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皮肤鳞状细胞癌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正常皮肤,提示CB2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王文娟  赵梓纲  李恒进 《武警医学》2013,24(7):575-576,579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106例掌跖角化性湿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1次/d;对照组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个月观察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14.8%和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