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间煎煮葛根对升麻葛根汤中的葛根素含量及药效学的影响,探讨葛根的最佳煎煮时间,为葛根的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煎煮葛根对升麻葛根汤中的葛根素含量影响。色谱条件:Agilent 5 TC-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0℃。采用氨水诱咳法和热板法观察不同时间煎煮葛根的升麻葛根汤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影响。将ICR小鼠(雌性180只,雄性60只)随机分为12组,即空白对照组、感冒疏风胶囊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不同煎煮时间的升麻葛根汤9组(葛根先煎0,5,10,15,20,25,30,35,40 min),按照0.02 mL·g-1剂量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 d。镇咳实验各组小鼠(雌雄各半)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放入雾化器中,观察和记录各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首次开始咳嗽的时间)和2 min内咳嗽次数。镇痛实验各组小鼠(雌性)末次给药1 h后,将小鼠放置于(55±0.5)℃的智能热板仪上,记录其足底接触热板到出现舔足或跳跃的时间(热板反应潜伏期)。结果:在0.02~0.12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葛根先煎15 min时葛根素含量为43.6 mg·g-1,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葛根先煎10,15,20,25 min组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0.05),葛根先煎15、20 min组可使小鼠咳嗽次数减少(P<0.05);葛根先煎10,15,20 min时,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葛根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葛根在先煎15 min时,葛根素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葛根素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葛根素含量下降;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葛根在先煎15 min时,升麻葛根汤对风寒表证的镇咳、镇痛作用显著。提示,葛根入汤剂应先煎15 min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煎煮防风对防风散中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变化及镇咳、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防风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煎煮防风对防风散中的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变化。采用氨水诱咳法和热板法观察不同时间煎煮防风的防风散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防风先煎10 min时升麻素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为7.547 mg/g,含量最高。防风先煎10、15、20、25 min组均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5,P 0.01),防风散防风先煎10、15、20、25 min组均使小鼠咳嗽次数减少(P 0.05,P 0.01);防风先煎10、15 min组的痛阈时间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延长(P 0.05,P 0.01)。结论防风在先煎10 min时,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最高;防风在先煎10 min时,防风散对风寒表证的镇咳、镇痛作用显著。防风入汤剂应先煎1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卵巢癌作为发病率极高的癌症之一,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对其扩散和恶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包括:莪术、人参、苦参、雷公藤,以及多种中药复方。总结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讨鹿茸改善MCI学习记忆障碍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鹿茸多肽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MCI大鼠模型。大鼠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KT、PI3K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KT、PI3K、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跳台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以明显减少各给药组动物下台潜伏时间和错误反应总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KT、PI3K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明显提高模型动物海马组织中的AKT、PI3K、Caspase-9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鹿茸多肽可以提高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的MCI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组织中AKT、PI3K、Caspase-9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采用CCK-8方法考察ADR和PAP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选择最优给药时间与浓度,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CG组)、阿霉素诱导组(ADR组)、鹿茸多肽组(PAP组)、阿霉素与鹿茸多肽联合诱导组(ADR+PAP组),ELISA检测H9c2上清液中cTnT和cTnI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9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关蛋白TGF-β1、SMAD7、PKC表达。结果:与BCG组比较,ADR组cTnT和cTnI含量显著升高(P<0.05),Caspase9活性表达降低,TGF-β1蛋白表达升高(P<0.01),SMAD7、PKC蛋白表达降低(P<0.01),PAP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DR组比较,ADR+PAP组cTnT和cTnI含量减少(P<0.05),Caspase9活性表达升高,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0.05),SMAD7、PKC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鹿茸多肽可以对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7、PKC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荆芥后下对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及镇咳、镇痛、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荆芥的最佳煎煮时间,为荆芥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荆芥含量测定要求测定胡薄荷酮含量;采用致咳、致痛法观察荆芥后下对小鼠镇咳、镇痛作用的影响,通过分析小鼠CD4+、CD8+、IL-1、IL-6水平,探讨荆芥后下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荆芥煎煮7.5 min时,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最高,与空白组比较其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痛阈值、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P<0.01),提高小鼠CD4+、CD8+、IL-1、IL-6水平(P<0.05)。结论:荆芥后下影响荆芥汤中胡薄荷酮含量及治疗效果,荆芥入解表类汤剂宜采用"后下",最佳时间为5~10 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煎煮柴胡对五柴胡饮中柴胡皂苷α及柴胡皂苷d含量变化及镇咳、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柴胡的最佳煎煮时间。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煎煮柴胡对五柴胡饮中的柴胡皂苷α及柴胡皂苷d含量变化;采用氨水诱咳法和热板法观察不同时间煎煮柴胡的五柴胡饮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柴胡先煎15 min时柴胡皂苷α及柴胡皂苷d总含量为34.25 mg/m L,含量最高。柴胡先煎10、15、20、25 min组均可使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五柴胡饮各给药组均使小鼠咳嗽次数减少(P0.05,P0.01);柴胡先煎10、15、20、25 min组的痛阈时间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延长(P0.05,P0.01)。结论柴胡在先煎15 min时,柴胡皂苷α和柴胡皂苷d总含量最高;柴胡在先煎15 min时,五柴胡饮对风寒表证的镇咳、镇痛作用显著。柴胡入汤剂应先煎15 min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吉林省不同产地白屈菜的药效成分含量及其止咳平喘作用,确定白屈菜的最优产地,指导临床更加合理的使用白屈菜。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9个产地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通过观察诱咳模型小鼠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炎症因子IL-1、IL-6水平;哮喘模型豚鼠哮喘潜伏期、行为学评分、气道黏多糖含量、CD4+/CD8+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不同产地白屈菜的药效作用差异。结果: 9组不同产地的白屈菜浓缩液均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降低3 min内咳嗽次数(P<0.05或P<0.01),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降低行为学评分(P<0.05或P<0.01);其中靖宇产白屈菜控制小鼠咳嗽发生的潜伏期、3 min内咳嗽次数、豚鼠发生哮喘潜伏期、哮喘发生的行为状态、气道黏多糖含量及CD4+/CD8+值明显优于其他8组(P<0.05或P<0.01)。结论: 不同产地的白屈菜均有止咳平喘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同,其中靖宇地区产白屈菜在治疗咳嗽、哮喘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中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β-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酶1(β-site APP cleavage enzyme-1,BACE-1)表达的影响,探讨鹿茸改善MCI学习记忆障碍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鹿茸多肽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MCI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DAM10和BACE-1含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 RNA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以延长模型动物的平台穿越次数,增加有效区停留时间(P 0.05或P 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明显提高模型动物海马组织中的AMAM10、降低BACE-1含量(P 0.05)。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明显提高模型动物海马组织中的AMAM10、降低BACE-1 mRNA表达水平(P 0.05或P 0.01)。结论鹿茸多肽可以提高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的MCI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提高海马组织中ADAM10m RNA表达水平,抑制BACE-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 2.5、GATA4、ATF-2、MEF-2C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心肌损伤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1d。末次给药结束后1h,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心率及心电图ST段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Nkx2.5、GATA4、ATF-2和MEF-2C含量,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脏中Nkx2.5、GATA4、ATF-2和MEF-2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鹿茸多肽可明显降低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大鼠模型的心率,ST段上调幅度明显降低,升高大鼠血清中Nkx 2.5、GATA4和MEF-2C含量及上调心脏中蛋白水平(P0.05或P0.01),ATF-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鹿茸多肽可明显缓解阿霉素所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 2.5、GATA4、MEF-2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