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彦春 《中外医疗》2011,30(32):142-142
护士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高低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探讨影响护士素质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培养,提高整体护理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人院评估表了解2型糖尿病病人住院常见诱因,制定相关护理对策。方法从2008年1月一3月我科入院患者护理评估表中,随机抽取100份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住院常见诱因主要是血糖不稳定、血压不稳定、视物模糊、下肢疼痛或破溃、心悸、胸闷、泌尿系统感染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避免患者反复住院,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病人住院常见诱因,制定护理规范,采取因症施护、因人施护的护理对策,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部分患者因不懂结核病防治知识,不能接受正规,及时治疗,导致疾病久治不愈,耐药性高,传染他人机会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使其掌握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按照医嘱正规治疗,做到时时防控能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艾灸灸距和时长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9月住院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灸器悬灸疗法,A组:灸距3 cm,时间10 min;B组:灸距4 cm,时间10 min;C组:灸距5 cm,时间10 min;D组:灸距5 cm,时间15 min。选取双侧足三里穴,1次/d,共7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量表(TCSS)变化情况。结果 4组患者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示C组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最优,D组、B组次之,A组最差。结论 DPN患者艾灸最佳灸距5 cm,时长10 min,既无烫伤风险又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预处理对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行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肩关节镜手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布托啡诺预处理情况分为预处理1组(n=35,全麻诱导前予以1mg布托啡诺预处理)、预处理2组(n=25,全麻诱导前予以2mg布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丙帕他莫预先输注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盐酸丙帕他莫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50例.在全麻诱导前B组输注1g盐酸丙帕他莫(溶于生理盐水50mL),N组输注生理盐水50mL,15min后静注咪唑安定0.5mg/kg,依托咪酯0.1~0.3mg/kg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0.6mg/kg,5s内注完,进行注射疼痛的反应评分.结果:与N组比较,B组罗库溴铵的静脉注射痛明显减少(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先输注1g盐酸丙帕他莫可有效减轻罗库溴铵的注射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不同需求实施中医个体化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并根据目标分阶段完成。2组均在入院时和出院时使用"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出院后每2周电话随访1次,共随访3个月。结果 2组糖尿病整体控制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技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医行为及生存技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髋臼成形及股骨截骨手术患儿59例,男14例,女45例,年龄1~5岁,体重9.5~21.0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组(UF组,n=30)和单纯全麻组(GA组,n=29)。UF组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患侧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0.2%罗哌卡因0.8~1.0 ml/kg,最大用量小于20 ml,30 min后开始手术。GA组不行阻滞直接开始手术。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手术开始后1、10、30、60 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和呼出气七氟醚浓度(CETSev)以及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10、20、30 min、出室时的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术后4、8、12、24、48 h的FLACC疼痛评分和曲马多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手术开始后1 min至手术结束时,UF组CETSev明显低于GA组(P<0.05)。UF组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GA组(P<0.05),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5)。拔管后10、20、30 min时UF组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GA组(P<0.05)。术后4、8、12 h,UF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GA组(P<0.05)。GA组有6例(21%)需曲马多补救镇痛,UF组无一例补救镇痛(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可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提供较为完善的镇痛,减少全麻药和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苏宁  赵彦春  刘慧娟 《北京中医药》2017,36(11):1038-1039,1041
目的探讨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内分泌科2013年7月—2016年5月收入院的4 196例消渴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602例采用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内容进行护理,594例采用常规护理,从而分析中医护理技术的施护效果,并评价该方案的实用性。统计学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每症状均有72.35%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技术配合临床治疗对改善消渴病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效果,2组各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4.5%的责任护士认为该方案的实用性强和较强。结论方案实施不仅提高了临床护士的临症施护能力,确保了中医健康教育的全面落实、拓展了护士多途径开展中医技术操作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更好的为病人提供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建立适合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的实施方案,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CNP的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体系。方法根据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方法对104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及辨证施护、临症施护的护理内容程序化并运用到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结果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中的生理功能、心理维度积分较入院时降低(P0.05);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及从医行为改善,总体饮食、具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P0.01);患者对临床护理各项满意度及整体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将2型糖尿病中医CPN应用于临床,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准确性;PDCA循环理论的引入为制定2型糖尿病中医CNP的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依据;中医CNP的实施能够提供较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对指导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