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5~93岁,ASAⅡ~Ⅲ级,体质量42~76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3m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布比卡因3mL。监测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BP、HR、SpO2的变化,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LB组。结论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下肢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性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该病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力衰退、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能力下降等[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AD发病率逐年升高[2]。现今AD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3]。AD的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在神经元细胞外异常沉积形成老年斑(SP)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聚集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脊柱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按中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男39例,女45例;年龄30~65 (53.83±9.17)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37例,Ⅱ级47例。试验组男39例,女45例;年龄30~65(54.08±9.00)岁;ASA分级:Ⅰ级32例,Ⅱ级52例。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穴位贴敷,贴敷剂贴于患者的中脘穴、双侧内关穴上持续6 h;24 h后更换,连续贴敷2 d。试验组贴敷剂的药物处方为姜半夏、生姜及丁香;对照组贴敷剂与试验组药物贴在外观及气味上做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成分为面粉及具有10%试验药物浓度的辅料。经第3方采用R3.6.1 Rstudio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和恶心呕吐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前、术后24和48 h的SF-12简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恶心呕吐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恶心呕吐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和48 h的SF-12简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少见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中青年,儿童少见,且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成功诊治了1例儿童CD并发肠梗阻伴发育迟缓,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2.75岁,因间断脐周疼痛伴发热2年余入院。查体:T38.0℃,身高125 cm,体重25 kg,营养  相似文献   
5.
6.
7.
徐惠青  张志军  贾若  段立鹏 《中国骨伤》2018,31(10):907-9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前足矫形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将60例拇外翻合并跖趾关节脱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1~76(59.23±10.07)岁;体重指数为21~30(24.57±1.85) kg/m~2;ASA分级:Ⅰ级12例,Ⅱ级18例。对照组30例采用单次腰麻,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74(54.20±15.87)岁;体重指数为20~29(24.43±3.15) kg/m~2;ASA分级:Ⅰ级11例,Ⅱ级19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的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经阻滞失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失效时间;比较阻滞前(T_0),阻滞后15 min(T_1),阻滞后30 min(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开始后30 min(T_4),术毕(T_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主观满意度。结果:两种麻醉方案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试验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失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失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与阻滞前(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阻滞前(T_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HR)与阻滞前(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能够满足拇外翻及前足疾病手术的需求,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同时可有效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且膝关节以上部位可以自由活动,提高了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I-R)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全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乌司他丁组(U组)及假手术对照组(C组),每组8只.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干/湿质量比(D/W)、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U组和C组比较,I-R组大鼠肺组织BALF总蛋白和MPO含量明显增高,肺组织D/W和SOD显著降低.MMP1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全肝I-R肺损伤;抑制肺组织MMP14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随着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的蓬勃开展,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但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对术后的随访护理更为重要。我科对ESS术后患者使用施地瑞玛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冲洗鼻腔,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其机制和褪黑素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将分成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n=36)与假手术对照组(n=36),阻断肝门30min后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缺血前5 min和再灌注0、0.5、1、3、6h各时点处死动物(每时点6只),留取肺脏组织标本.通过两组间比较,观察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的动态变化.第二部分,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褪黑素治疗组(n=6)与基质对照组(n=6),依上述方法制备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全肝缺血前15 min和再灌注前10min静脉注射0.5%(质量分数)褪黑素溶液(10mg/kg)或相同剂量的溶剂,于再灌注1 h处死动物,留取肺脏组织标本.通过这两组比较,观察褪黑素的治疗效果.留取肺组织标本后,分别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 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表达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全肝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肺组织结构严重受损.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后肺组织MDA含量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ERK/ERK比值与PCNA阳性指数分别于再灌注0h与再灌注0.5h显著降低,此后均逐渐增高.病理学方面,缺血再灌注组肺泡腔完整性破坏,间隔增厚,并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组织p-ERK/ERK比值与PCNA阳性指数及凋亡指数均成正相关,分别为r=0.56(P<0.05)、r=0.62(P<0.05).(2)褪黑素治疗可明显减轻肺损伤.褪黑素治疗组与基质对照组比较,病理学改变减轻,MDA含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SOD活性和p-ERK/ERK比值显著增加,但PCNA阳性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全肝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肺损伤.脂质过氧化增强、内源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凋亡加剧是导致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重要因素.褪黑素可通过抗氧化与抑制凋亡对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产生一定保护作用,但褪黑素的肺保护作用与激活ERK1/2信号途径的关系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