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7月至2009年12月我们治疗了13例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顽固性纵裂分离型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硬膜外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而引起,积液的吸收和脑组织的复位是硬膜下积液转归的关键,目前临床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硬膜外积液患者55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1例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急性弥散性脑肿胀8例,迟发性颅内血肿13例,长时间脑疝5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2例,术中脑组织缺氧或低血氧3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13例,病死率41.9%,18例存活者中恢复良好7例(22.6%),中残5例(16.1%),重残4例(12.9%),植物生存2例(6.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原因较多,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分泌的调控作用。 方法选取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血浆ET表达、颅内压(ICP)及临床预后。 结果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血浆E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IC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预后良好7例、轻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预后良好3例、轻残4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ET分泌,降低ICP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颅内压与GCS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7例再次手术,其中3例血肿发生在术后6 h内;预后良好者52例,预后恶劣者10例,颅内压监测结果与患者预后有关,颅内压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应及早动态观察颅内压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复发血肿,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6.
谭适  陆伟水  覃重桥  余松祚  陆弘盈 《广西医学》2012,34(10):1396-1397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引起的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颅脑外伤引发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经保守治疗或腰穿引流后均治愈,1例严重鼻漏患者通过手术修补漏口治愈.32例患者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颅脑外伤后脑脊液漏患者应体位引流加抗生素预防感染可治愈,但部分需行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结果 神经内镜下囊肿壁部分切除及邻近脑池-蛛网膜下腔-脑室造瘘术34例, 显微镜下开颅囊肿壁切除术8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例.4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33例,改善10例,无变化2例.术后3~6个月复查CT或MRI,见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与研究经造影导管注入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检查或是脑血管疾病介入栓塞治疗(规范化操作下)时出现脑血管痉挛( CVS )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者,且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经造影导管注入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对照组给予传统的3H疗法,由专人分析与研究两组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在前3d,对照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P<0.05);第4天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血压无明显变化( P>0.05);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经造影导管注入血管内应用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的脑血管痉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颅显微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均作冠状头皮切口,显微镜直视下处理骨折碎片和血肿以及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后辅以大剂量激素冲击和神经营养、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并评价疗效,其中23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7例视力无提高,总有效率76.6%。结论经颅显微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具有暴露充分、创伤小、减压彻底等优点,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方法、手术时机、技巧和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经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动脉瘤23个.结果 23例动脉瘤手术全部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19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 显微外科经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一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