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方法对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将随机双盲法作为参考依据,选取42例患者入组研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覆膜支架介入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和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方法。结果覆膜支架介入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应将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方法作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疾病的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预防措施落实现况,并以此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伤口造口学组成员培训,采用欧洲和美国的调研工具,分别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对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实施现患率调查,统计压疮现患率及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发生率,并从Braden评分、减压工具的使用及翻身计划分析压疮预防情况.结果压疮现患率、HAPU发生率分别为0.945%、0.293%;高危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室、内科、外科;高危部位主要为股骨大转子、骶尾部;高危患者及压疮患者减压工具使用率分别为59.32%、62.07%;翻身落实率分别为75.33%、86.21%;且临床护士和调研护士对患者的Braden评分存在差异.结论 股骨大转子、骶尾部是压疮重点防护部位;重症监护室是压疮防范重点科室.该院压疮风险评分及预防措施均未达指南要求,需要健全压疮督查指导制度、规范压疮预防标准化作业及强化压疮预防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学组长培训的效果,并调查分析教学组长对培训的需求。[方法]以教学组长的技能培训为切入点,以2012年采取传统单纯的"操作演示"为对照组,以2013年采取"理论讲解+视频播放+操作演示+分组练习"(TVOP)模式进行培训,并对教学组长的一般情况、知识需求、教学形式、效果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教学组长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提高操作能力、操作相关理论水平、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22%以上的教学组长认为理论讲解方面需求程度排在前3位的是操作流程知识、健康教育知识、沟通交流知识;技能培训需求认同度排在前8位的是心肺复苏术、静脉输液、导尿术、心电监测技术及异常心电图的观察、吸痰法、除颤术、吸氧、口腔护理;66.67%的教学组长希望授课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方式,排在首位;对授课教师的理论讲授、视频播放、操作演示、小组练习认同率分别为94.44%、100.00%、100.00%、96.30%。[结论]采用TVOP教学模式对护理教学组长进行培训,培训效果优于传统的培训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儿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4例脾脏良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4例患儿中脾脏囊肿3例(其中表皮囊肿1例,单纯囊肿伴囊内出血1例,假性囊肿伴感染1例),脾脏血管瘤1例。所有患儿均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接受开腹手术,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出现。全组患儿平均随访(12.0±8.2)个月。术后均出现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阿司匹林4~6个月后停药。术后无脾脏肿瘤复发、血管栓塞、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发生。结论小儿脾脏良性肿瘤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结合B超和CT检查其诊断符合率接近100%。脾脏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考虑到脾脏是小儿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对较小病变可行脾部分切除术。如术中难以辨别肿瘤良、恶性,需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3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34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开通绿色通道,尽早溶栓或介入治疗。结果31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患者死亡。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正确、有效地配合抢救措施的实施,能够缓解和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临床婴幼儿检查前需镇静,多半采用水合氯醛口服.加上喂其他口服药时,由于药物的气味、口感等原因,婴幼儿多半不会配合,容易出现拒食、呕吐等.而通过肛门灌注时,又因为刺激肛门,也会难于配合或自行解出,效果不佳.我科自2010年12月以来,将奶瓶进行创新设计制作用于临床喂药,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袁幸  彭登付  李庆  胡冰 《肿瘤》2015,(2):176-182
目的:观察腹腔内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腹腔积液中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内皮细胞在恶性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接受腹腔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5-氟尿嘧啶灌注治疗2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腹腔积液中内皮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39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43.6%(17/39),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3.8%(21/39)。3~4级不良反应较少,包括白细胞减少(5.1%,2/39)、血小板减少(2.6%,1/39)、贫血(5.1%,2/39)、恶心(10.3%,4/39)和腹泻(2.6%,1/39)。临床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恶性腹腔积液中的内皮细胞百分率[(0.22±0.06)%]明显高于治疗后[(0.1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治疗前恶性腹腔积液中的内皮细胞百分率[(0.19±0.08)%]也明显高于治疗后[(0.1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临床治疗无效者和生活质量无改善患者治疗前后恶性腹腔积液中的内皮细胞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4,P=0.359)。结论:腹腔内灌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5-氟尿嘧啶可以有效地控制恶性腹腔积液,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恶性腹腔积液中游离的内皮细胞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疗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艾氏腹水瘤( EAC)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不同终浓度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0、5、10、20、40μg /ml )对体外培养的EAC细胞的抑制率;利用EAC细胞建立腹水瘤小鼠模型,将54只腹水瘤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8 mg/kg,每12 h腹腔注射1次)、B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8 mg/kg,每24 h腹腔注射1次)、C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只,每12 h腹腔注射1次)。详细记录小鼠腹水量、体重及生存期;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小鼠腹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并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染液间接反映微血管通透性。结果体外实验显示,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EAC未见抑制作用;体内试验显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 A组和B组)小鼠的体重、腹水量及腹水中VEGF和MMP-2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 P <0.05);3组小鼠血管通透性、A组与B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内给药治疗小鼠EAC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及MMP-2的生成有关,提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临床上治疗恶性腹水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袁幸  韦青  应杰儿 《浙江医学》2020,42(14):1545-1550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化疗为主的全身治疗,其他方式还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放疗等,晚期胃癌中位总生存期7.6~11.6个月,预后较差。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胃癌治疗手段,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及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免疫治疗方式,现就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