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症丸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久荣  张子忠 《中成药》1997,19(5):12-13
对不同批号喉症丸的二阶导数紫外谱线组图谱进行了测绘分析,发现不同批号的喉症丸其四溶剂二阶导数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数据,λmax或λsh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其分辨率高,特征性强,因此,以二阶导数紫外谱线组法控制喉症丸质量,鉴别喉症丸真伪优劣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工艺各类棉酚的反相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苯胺法与酸法工艺制备的各类棉酚的质量,本胺法工艺制品中是否残留本胺棉酚。方法:采用RP18F反相薄层板,以丙酮-水(4:1)为展开系统分离展开。结果:苯胺法工艺生产的棉酚中出现苯胺棉酚的斑点。结论:首次用反相薄层色谱法确证了苯胺法工艺生产的棉酚中残留有苯胶棉酚。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择大孔树脂纯化黄连提取液的最佳洗脱条件。方法:以洗脱液中季铵碱的含量作指标,选择洗脱液乙醇浓度、用量、盐酸浓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优化了洗脱条件。结果:对黄连季铵碱从大孔树脂上洗脱效率,洗脱液用量(B)具有非常显的影响,洗脱液乙醇浓度(A)的影响显,盐酸浓度(C)的影响无显性意义;A2B3C1为优选出的最佳洗脱条件。结论:本实验条件下选定的洗脱条件能够完全洗脱吸附在大孔树脂上的黄连季铵碱。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四物汤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藁本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四物汤高脂溶性部位中藁本内酯的含量,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SFE-CO2)对四物汤进行萃取,用HPLC法测定藁苯内酯含量。结果确定了四物汤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的条件,对藁苯内酯的HPLC法做了方法学考察和含量测定。为四物汤中热稳定性差的有效成分藁苯内酯的质量分析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
丹皮紫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分析丹皮类药材紫外指纹图谱。方法:本文用3种溶剂氯仿、无水乙醇及水,系统提取丹皮等不同极性区间成分,测定其紫外指纹图谱,研究样品的异同。结果:该方法可以准确对丹皮类药材进行细致的鉴别。结论: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两个或多个样本进行可靠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四物汤及单药材超临界萃取物的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四物汤及单药材超临界萃取物中的藁苯内酯的含量,探讨四物汤的配伍机理,并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用TLC法鉴别藁本内酯,用GC法测定藁苯内酯含量。结果:四物汤及单药材中超临界油收率及藁苯内酯的含量均具有较大的差别,藁苯内酯的稳定性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和放置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20℃及4℃时,超临界油中藁苯内酯的稳定性较差,在-10℃放置时稳定性较好。结论:四物汤中的超临界油收率及藁苯内酯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单药材,放置条件应低温避光,且应短期内放置使用。  相似文献   
7.
1971年初,省中草药避孕研究协作组通过对省内不孕症较集中的地区进行民间调查,发现食用棉子食物或棉子油,可导致男性无精子而不育。通过大白鼠等实验证实,棉子中的抗生育有效成分为棉酚,并从合成  相似文献   
8.
中华补血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洪祝  袁久荣 《中草药》1994,25(8):398-400
自白花丹科植物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Girald)Kuntze的地上部分首次分得4种结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I为杨梅皮素-3-O-β-D-葡萄糖甙,Ⅱ为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甙,Ⅲ为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Ⅳ为槲皮素。  相似文献   
9.
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宏雷  袁久荣 《中草药》1996,27(5):267-268
自菊科植物中华苦荬菜Ixerischinesis的全草中首次分得5种结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Ⅰ为十八碳酸,Ⅱ为二十六烷醇,Ⅲ为β-谷甾醇,Ⅳ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Ⅴ为洋芹素-7-O-β-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0.
<正> 棉酚作为男用口服避孕药已在国内各地临床试用,效果良好。为了满足临床扩大试用和今后推广应用,棉酚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应考虑经济、简便、安全等几个方面。关于棉酚的提取虽然已有多种方法,但均有成本高、毒性大、操作繁等不利于大量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