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体外诊断试剂规范化管理体系。方法:对体外诊断试剂在供应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介绍运用“一体化冷链运输射频识别周转箱”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整个流程规范化可溯源管理。结果:建立了体外诊断试剂从采购、冷链物流运输、入库验收到使用一整套规范的动态跟踪管理体系。结论:射频识别技术对体外诊断试剂各环节可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确保试剂的质量安全与可溯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隐性饥饿与营养不良评估,并进行口服营养补充(ONS)干预,了解老年人隐性饥饿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营养干预效果。方法对248例老年人进行微型营养评定、隐性饥饿量表评估、体格测量和体成分检测,选择其中40例存在隐性饥饿与营养不良的老年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ONS干预,共12周,比较2组营养摄入量及干预前后体格指标、体成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人营养不良及隐性饥饿发生率为31.5%(78/248)。干预组每天膳食脂肪、蛋白质、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的平均摄入量及优质蛋白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体质量、BMI、体脂肪、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31.5%的社区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和隐性饥饿;ONS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骨骼肌质量和血浆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综合评价慢性肾衰竭常用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Ure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尿液微量总蛋白(u-Pro)、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u-Alb/Cr)、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u-Cys-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等项目诊断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价值,寻找合适、有效的组合以提高CRF诊断率。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06例,分别检测SCr、Urea、s-Cys-C、s-RBP、u-Pro、u-Alb/Cr、u-RBP、u-Cys-C、u-NAG等,计算Ccr值;联合检测分别为双项目和四项目组合。应用Excel软件和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Cys-C的约登指数(YI)为0.5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在单项目检测中均最高。SCr和s-Cys-C双项目并联试验的YI(0.60)最高,Urea、SCr、s-RBP、s-Cys-C四项目串联试验的阳性预测值(100.00%)最高,u-RBP和u-Cys-C双项目并联试验的阴性预测值(100.00%)最高。结论联合检测更有利于CRF的诊断,其中SCr和s-Cys-C双项目联合检测对CRF的诊断最有价值。s-CysC单项目检测拥有较合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诊断效率较其他项目高。排除肾功能损伤可选择联合检测u-RBP和u-Cys-C,且具有无创伤性、取样方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初步调查自然寿命地区高龄老年人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的流行率。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高龄老年人4006例,平均年龄(83.9±3.0)岁,男性2482例、女性1524例,分析血清蛋白水平和贫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高龄老年人低蛋白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8.4%(738/4006),3年分别是22.7%(269/1782)、20.3%(234/1154)、14.1%(235/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48,P=0.000);贫血总体患病率6.8%(274/4006),3年分别是7.1%(84/1182)、6.9%(80/1154)、6.6%(110/16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7,P=0.713)。低蛋白血症组的高龄老年人贫血流行率高于正常蛋白组,其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低于正常蛋白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水平高于正常蛋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贫血主要类型为正常细胞性贫血,以轻度贫血为主。高龄老年人存在较高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流行率,营养状态不容忽视,应重视高龄老年人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营养问题,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病例临床信息与样品管理存在交叉需求的空缺,开发一种将临床信息与样品管理相结合的医学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以MS SQL Server 2000建立数据库,以Visual C++6.0开发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实现对病例资料及相关样品信息的录入、浏览、查询选择、分级统计、样品管理及自动生成病例信息综合文档等功能,从而达到按科研所需对群体病例资料及其样品的管理。该系统有助于提高临床科研工作的效率、质量及管理水平,为医学病例及样品信息的综合动态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非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治疗前后空腹血糖(Glu)和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变化,了解该类患者Glu升高是异常升高还是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应激反应所致.方法 收集153例确诊尿路感染患者的资料,包括89例血糖正常患者以及64例血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分别统计入院时、采集尿培养时以及好转出院时的Glu和WBC结果,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89例血糖正常患者中,46例院内感染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以及正常体检人群的Glu和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尿培养时的Glu和WBC结果均高于入院以及出院和体检人群(P <0.05);43例入院时即尿培养阳性的患者Glu和WBC均高于出院及正常体检人群(P<0.05);89例患者采集尿培养时的Glu和WBC升高比值成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801(P <0.05).64例IGR患者中,30例院内感染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Glu和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lu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采集尿培养时的Glu和WBC结果均高于入院以及出院和体检人群(P<0.05);34例入院时即尿培养阳性的患者Glu和WBC均高于出院及正常体检人群(P<0.05);64例患者采集尿培养时的Glu和WBC升高比值成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8(P <0.05).结论 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Glu升高可能是应激反应所致,Glu检测可作为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监测病情,评估预后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5-3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并根据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4个分子亚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5-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因素。结果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Her-2过表达型患者CA15-3的表达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χ~2=7.98,P=0.04)。此外,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Her-2过表达型患者低分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χ~2=12.42,P=0.006)。4个亚组间的复发转移率也存在明显差异,Her-2过表达型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最高(F=8.69,P=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和有无脉管瘤栓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CA15-3水平高,预后差,提示临床应该结合分子分型、肿瘤标志物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阶梯式能量递减对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VFA)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例成年单纯性肥胖患者营养干预3个月,第1、2、3个月能量分别控制在1200、1000、800kcal/d,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观察干预前后体格情况、生化指标以及人体成分等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患者干预后的体重指数(BMI)、VFA、体脂百分比以及血清尿酸(UA)水平均降低(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P<0.05).VFA与体脂百分比、BMI、空腹胰岛素(FIns)呈正相关(r=0.932、0.927、0.504,P<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r=-0.359,P<0.05).结论 阶梯式能量递减饮食可有效减轻体重,明显改善肥胖患者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衣鲁江  蒋叶  颜群  杨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2):1812-1814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随之而来的对于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质量管理成为改革的重点.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创造性地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管理中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提升了整体的实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