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 rhBN P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左心衰疗效较硝酸甘油好,能明显降低收缩压(SBP),提高心脏排血指数(CI),改善心肌细胞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左室形态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分为急诊PCI术组29例和常规药物组22例,于急诊介入术前或入院24 h内及入院第7天检测血浆NT-proBNP,入院24 h时内及心梗1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析NT-proBNP的变化与左室重构的关系。结果两组的NT-proBNP在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直接PCI组较药物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NT-proBNP能够有效反应心功能的变化,早期的PCI治疗可以改善左室的收缩功能,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的心房颤动(NOAF)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床旁心电监测联合遥测心电监护的双系统监测患者是否发生NOAF,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观察二尖瓣的反流情况,根据反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男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脑钠(NTproBNP)的关系,了解不同心功能的T、E2和NT-proBNP变化及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男性心衰患者113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7例,心功能Ⅲ级53例,心功能Ⅳ级23例和100例时照组,均测定T、E2和NT-proBNP.结果: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和对照组的T水平分别是(217.38±122.49)、(326.93±121.57)、(375.33±108.74)ng/mL 和(408.67±139.73)ng/mL,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和对照组的NT-proBNP浓度分别为(11 438.28±5 294.25)、(7 852.97±1 192.64)、(3 870.11±139.49)pg/L和(935.51±122.36)pg/L,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心功能Ⅳ级患者的T与NT-proBNP有负相关性;3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E2无明显差异.结论:男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着心功能恶化,T进行性下降,NT-proBNP进行性升高,T值可成为评价男性心功能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应用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5mg/d,试验组氨氯地平5mg/d+瑞舒伐他汀10mg/晚,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压及血脂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收缩压水平以及血脂水平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可延缓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2007 ESH/ESC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强调,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总体危险水平应进行综合评估,进而确定不同的降压目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减少靶器官损害,进而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除了传统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A组49例给予口服降糖药,观察B组48例给予胰岛素治疗,并选择同期治疗4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等指标。结果观察A组口服降糖药和观察B组胰岛素治疗后,观察B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与观察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病灶显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A组67.35%(P〈0.05),观察B组患者空洞闭合率为52.08%,明显高于观察A组的26.53%(P〈0.05),观察B组患者6个月与1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分布为79.17%、93.75%,明显高于观察A组的59.18%、79.59%,观察A、B组在6个月与12个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早期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尽早首选胰岛素控制血糖,能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全球因吸烟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致死的比例达11%,绝大部分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塞均与吸烟有关(包括被动吸烟),戒烟虽可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但对改善心血管损伤的作用不明显。研究证实,与周围动脉压比较,中心动脉压(CAP)与心脑血管病终点事件的关联更为密切,在评估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