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FBXO32基因的表达,探讨该基因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组织中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DNA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对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T.TN、Yes-2)FBXO3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TE13、T.TN、Yes-2细胞株中均未检测到FBXO32 mRNA及蛋白表达,在去甲基化剂作用后,4株食管癌细胞株中FBXO32基因表达均上调。FBXO32 mRNA在ES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24±0.15和0.49±0.21,ESCC组织中FBXO3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51例ESCC组织中,12例FBXO3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5%,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70.5%,P<0.01),且FBXO32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FBXO32基因在ESCC中的异常低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甲基化可能是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Raf激酶抑制蛋白( RKIP)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收集160例贲门腺癌患者(腺癌组)的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KIP表达;采用ELISA法和流术细胞术分别检测腺癌组和5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NF-κB p65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贲门腺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7%、52.5%(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4.4%、53.1%(P<0.05,t=4.34);腺癌组血清总NF-κB p65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RKIP表达阳性与阴性者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腺癌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尤以RKIP表达阴性者为著( P<0.05)。结论 RKIP在贲门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机制为抑制NF-κB活性及细胞免疫功能,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3.
郭炜  董稚明  郭艳丽  邝钢  杨植彬  单保恩 《肿瘤》2011,31(4):332-33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型(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type 1 gene,TGFBR1)Int7G24A和*6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中国北方人群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PCR-RFLP和PCR的方法检测468例GCA患者和584例健康对照人群中TGFBR1基因第7内含子Int7G24A和第1外显子*6ASNPs分布情况,同时对110例GCA患者术后切除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BR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其基因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GFBR1基因Int7G24A SNPs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GCA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GCA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34倍[经性别、年龄和上消化管肿瘤家族史校正后的比值比(odds ratio,OR)=1.3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1.87],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GCA的发病风险(校正后的OR=2.17,95%CI=1.15~3.72)。当按肿瘤分期进行分层分析时发现,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和A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Ⅲ期和Ⅳ期GCA的发病风险(校正后的OR=1.41,95%CI=1.05~1.98)。TGFBR1基因*6ASNPs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GCA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其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A组织中TGFB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7.3%,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0%(P<0.01),TGFBR1蛋白在GCA中的表达与TGFBR1基因Int7G24A和*6A位点的基因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GFBR1基因Int7G24A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人群GCA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可增加GCA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构建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60Co-射线局部照射Wistar大鼠,照射后第7天处死大鼠,取全长食管组织作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Van Gieson染色,与空白组对照,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43Gy^60Co照射后7、14、21和28d大鼠全长食管的病理变化。观察43Gy^60Co照射组放射性射线照射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1周内每日饮食量、饮水量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剂量^60 Co-射线对食管局部照射后,从22Gy开始,Wistar大鼠可出现放射性食管炎(16.67%),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当照射剂量达43Gy时,照射组大鼠全部出现放射性食管炎病理改变,P〈O.001。大鼠经43Gy射线局部照射后1、2周食管组织变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构建成功时,实验动物饮食量和饮水量达到最低点。结论:Wistar大鼠经43Gy^60 Co-射线局部照射后第7天,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建立。  相似文献   
5.
胃癌中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及E-cadherin/catenins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中Wnt信号通路与E-cadherin/catenins复合体的关联性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为指导临床治疗与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分子指标。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Wnt2、β-catenin、α-catenin、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流式细胞术测定β-catenin在胃不同组织中的总含量。结果胃癌中β-catenin出现膜表达缺失,浆表达增强,总表达量下降;Wnt2呈强表达,而α-catenin、E-cadherin出现膜表达缺失。β-catenin的异位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Wnt2的表达仅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α-catenin的异常表达仅与病理分级有关,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结论胃癌中Wnt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E-cadherin/catenins复合体表达也明显异常,并通过影响β-catenin的细胞内分布,与Wnt传导通路产生交互协同作用,共同影响胃癌的发生、侵袭、转移进程。  相似文献   
6.
徐韶杰  董稚明 《疑难病杂志》2010,9(6):430-432,F000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宫颈内瘤样变(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92例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和40例CIN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PTEN阳性表达率为19.57%,CIN组为42.5%,癌旁正常宫颈组为97.8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NⅠ级、Ⅱ级、Ⅲ级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5.71%和18.18%,CINⅠ级与CIN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宫颈鳞癌组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上升而下降(P<0.05),而在不同年龄和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进展PTE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表达降低是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也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中CDH1(cadherin 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Wnt中心因子β-catenin表达及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91例食管鳞癌中CDH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在91例食管鳞癌中,有72例CDH1基因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为79.1%,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1);癌组织中CDH1基因的高甲基化与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42.9%,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97.8%,P<0.01);癌及癌旁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质表达率分别为89.0%和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CDH1基因mRNA表达及β-catenin蛋白的异质表达均与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明显相关(P<0.05).结论: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食管鳞癌中频繁发生,该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引起食管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并有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Smad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4)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取110例贲门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Smad4基因的甲基化情况,RT-PCR方法检测Smad4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mad4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贲门腺癌组织Sma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5%(6/110),Smad4基因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24.5%(27/110),相应癌旁正常黏膜均未检测到此两个位点的甲基化,癌组Smad4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贲门腺癌中Smad4基因5′非翻译区发生甲基化的比率显并高于启动子区(P〈0.01)。贲门腺癌组织中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甲基化与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TGF-β1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65.5%)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5.5%)(P〈0.01),且随肿瘤分期的增高和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Smad4蛋白和TGF-β1蛋白在贲门腺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贲门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mad4基因第1外显子的5′非翻译区比启动子区更易发生高甲基化而导致基因沉默,Smad4甲基化及TGF-β1的过表达可能是贲门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D3(forkhead box protein D3,FOXD3)在胃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中的表达及其对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中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 49 例 GCA 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qRT-PCR 检测 FOXD3 在 GCA 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在 5 种胃癌细胞系中(BGC-823、SGC-7901、HGC-27、MGC-803及NCI-N87)的表达。向 SGC-7901细胞转染pc-DNA3.1-FOXD3或pc-DNA3.1,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FOXD3过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及WB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改变。结果:GCA组织中FOXD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关联 ;FOXD3 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细胞(均P<0.01)。FOXD3过表达能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提高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减少N-cadherin、β-caten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均P<0.01),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P<0.01)。结论: FOXD3在GCA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其过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FOXD3可作为抑癌基因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